开栏语
在为期4个月的“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中,市委书记汪洋要求机关干部强化以人为本等五大观念,解决公仆意识淡薄等五大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事难。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既是老话题,又是新任务。 为将这根红线贯穿到底,让活动真正见成效,本报今起开辟“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专栏,向读者展现学习整改各阶段的最新动态。
本报讯日前,奥地利奥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会会长、重庆欧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肃先生致信市委书记汪洋,反映浙商在渝投资的有关情况。
现将该信摘要如下:
我是重庆一位长期生活在国外的浙江人。在重庆几年来,许多事实让我感觉到重庆的投资环境和引进外资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据浙江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最新统计,目前约有400多万浙商在全国创业投资,投资累计14477亿元,其中在重庆投资累计150亿元,只占投资总额约1%,在全国排名第20位。即使是与湖北(600亿元)、四川(300亿元)、陕西(200亿元)、贵州(240亿元)等周边地区相比,重庆也远远落在后面。客观来讲,重庆并未被浙商看好。
这只不过是外来投资在重庆的一个缩影。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吸引着浙商。但投资环境差,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法制观念薄弱,也成为阻碍浙商及其他外来投资者的最大障碍。
建议如下:
大力整肃投资环境,加强政府的履约意识和服务意识
一个地方出台优惠政策,总是有限度的,而且各地优惠条件也大同小异,只有良好的法治环境才是投资者利益最可靠的保障。
政府要讲诚信,要严格履约,首先是提高各级干部队伍的素质,特别是具体办事部门和基层干部的素质,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不给好处不办事,好处给少办不成事,“勾兑”成了“沟通”的同义词,基层部门的“小鬼难缠”和对外来投资者“吃拿卡要”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商业贿赂已到了非用重典不可的时候了!
创新招商理念,提高招商工作实效
重庆不少地方的招商观念依然陈旧,工作不实,招商引资习惯于做表面文章,作秀的多,签约的少,落实下来的少,实际效果差。
建议在开展招商活动时,首先深入了解已落户本地的企业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更有实效、有的放矢的招商措施。
拓宽投资渠道,提供多元化投资方式
可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大加快推出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吸引外来投资加快国有企业的改制步伐,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革和调整。
寻找出地区间的竞争优势,加快优势产业发展速度
各区县应认真比较自己的优劣势,克服短期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优势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