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重庆投资环境如何,在渝投资者最有发言权。7月15日,奥地利奥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会会长、重庆欧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肃先生致信市委书记汪洋,反映浙商在渝投资的有关情况。林肃先生的信,以亲历亲为的事实,客观翔实的数据,深入分析了重庆投资环境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存在的巨大差距,提出了改善重庆投资环境的建议意见。 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外来投资者对重庆发展的高度关切,也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现将林肃先生的信摘要刊载,希望能引起我们市级部门和每一个公务员的深思和警醒。
我是一位长期生活在国外的浙江人,近几年响应中央政府开发大西部的号召,参与重庆投资建设。在重庆几年来,我亲身体验了、也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浙商在重庆的投资经历,许许多多的事实,让我感觉到重庆的投资环境和引进外来资本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浙江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的最新统计,目前大约有400多万浙商在全国各地创业投资,投资累计14477亿元,其中在重庆投资累计为150亿元,只占到投资总额约1%,在全国排名第20位。客观地讲,重庆并未被浙商看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重庆吸引外来投资所存在的问题。浙商在重庆的累计投资额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不但无法与沿海和发达地区相比,即使是与湖北(600亿元)、四川(300亿元)、陕西(200亿元)、贵州(240亿元)等周边地区相比,重庆也远远落在后面。
浙商在重庆投资累计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实际上只不过是外来投资在重庆投资的一个缩影。对于以投资和扩张闻名的浙商来说,对各地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等,有如试水春江的鸭子,冷暖自知,更懂得比较和选择。浙商的投资选择,也代表了许多外来投资者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环境经济,环境优者才能吸引投资人。在当前,长三角、珠三角的区位和基础优势更加明显,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和良好的政府服务体系,深得浙商青睐;环渤海湾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形成了新的投资热点,京津塘拥有诸多有利条件,又有强有力政策支持及奥运会的带动,是浙商投资的绝对高地;老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富饶的资源,东北三省持续吸引浙商的关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六省的资源、人力、市场等优势,越来越被浙商看好,浙商已加快了在内陆腹地投资的步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更加吸引了浙商,但投资环境差,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法制观念薄弱,已成为阻碍浙商及其他外来投资者的最大障碍。
因此,谨建议如下:
一、大力整肃投资环境,加强政府的履约意识和服务意识。
重庆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法制观念,应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政府作为社会管理部门,是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履行者和监督者,首先应该带头遵守法律。
据我所了解,许多外来投资纠纷事件,与政府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往往只是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违约行为,但是打着政府的旗号,外来投资者担心受到打击报复,大多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或者撤资走人。政府的违约和不讲诚信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有不少浙商和外来投资者对到重庆投资望而却步,无从感受到重庆的发展魅力。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注意优化法治环境,由侧重维护治安秩序向全面优化法治环境转化,有的地方还相继出台了一些文件和条例,来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企业创造了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贵州省和云南省还通过地方人大立法的形式,分别出台了《贵州省外来投资者权益保障条例》和《云南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开创了省级人大专门立法保护外来投资者权益的先河。去年,安徽省处理省外投资者投诉307件,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在安徽投资发展的信心。
一个地方出台优惠政策,其优惠内容总是有限度的,而且各地的优惠条件也大同小异,只有良好的法治环境才是投资者利益最可靠的保障,只有政府的诚信和公平才是投资者最大的依靠。
政府要讲诚信,要严格履约,首先是提高各级干部队伍的素质。特别是具体办事部门和基层干部的素质,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不给好处不办事,好处给少办不成事,国家赋予的权力已变成个人索要好处的价码,“勾兑”已成了“沟通”的同义词,基层部门的“小鬼难缠”和对外来投资者“吃、拿、卡、要”,已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商业贿赂已到了非用重典不可的时候了!
二、创新招商理念,提高招商工作的实效。
目前,全国各地资源招商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减退,各个地区招商引资正从单一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向以规则为基础的投资环境体系成熟度转变,从“政府招商”到“中介招商”,从“资源招商”到“环境招商”,从“政策招商”到“情感招商”,等等。各地招商措施折射出了发展经济新的思维理念。
比如以“情感招商”为例,在选择不同的投资地区时,如果在利益基本接近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情感接近的地方。投资者在抉择和比较投资地区的优惠政策及种种条件时,往往会在信任度上投下关键的一票,这就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和谐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力量。情感招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形成以商引商的“葡萄串效应”。
据我了解,重庆不少地方的招商观念依然陈旧,工作不实,招商引资习惯于做表面文章,作秀的多,签约的多,落实下来的少,实际效果差。这种状况应该得到改进,应该不断地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建议在开展有关招商活动时,首先应深入了解已经落户在本地的企业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更有实效、有的放矢的招商措施和方法。
三、更加拓宽投资渠道,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在浙商走出去的战略中,制造业仍然是重要选择,由于资源的限制或开拓市场的需要,一批又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走出浙江,以求在更大范围内重新优化配置。除了住宅之外,房地产中的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旅游房产等,均为浙商所看好。在物流、金融服务、会展、贸易、农业等方面,浙商也都加大了投资力度。浙商对国有企业的改制也十分关注,重大并购接二连三。以阿里巴巴、盛大网络、分众传媒、波导、斯达康等为代表的浙商,在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领域,也都正进行或酝酿着新的发展。
重庆市可在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根据外来投资者积极参与企业改制的积极性,加大、加快推出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吸引外来投资加快国有企业的改制步伐,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革和调整。重庆市国资委和国有各大企业集团、金融系统的各资产管理公司,应抓紧推出一批改制项目和处置项目,我们可积极帮助寻找和引进投资者。
此外,各级政府不仅要积极吸引大企业前来投资,对中小企业也要一视同仁。对招引进来的企业,不应该只看其目前的规模,而且更要看其发展的前景,应该更加重视产业的聚集度,应该更加重视产业的整体发展和规模优势,而不仅仅停留于只重视单个企业的规模。
四、寻找出地区间的竞争优势,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速度。
众所周知,欧洲大部分都是小国家,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以瑞士为例,这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地势高峻,平均海拔约1350米,是个典型的山国,自然条件远远不如重庆。但瑞士不仅是手表等精密仪器的制造大国、旅游强国、金融服务业大国,而且是纺织强国。瑞士有不少世界著名的纺织品染化料企业,如全球500强排名第33位的瑞士汽巴精化集团,就是世界著名的纺织染化料企业之一,其产品科技含量很高,受到各国纺织服装企业的欢迎。瑞士还有数量众多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尽管它们的年营业额很少有超过3000万瑞郎的,但却是瑞士经济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支撑起了瑞士纺织业大半壁江山。
重庆各区县在差异化竞争方面,还不是十分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对各自的优势定位还不是很准确。因此,应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比较自己的优劣势,要克服短期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可以相信,重庆的各区县,如果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行差异化竞争,将极大地增强重庆市的综合竞争实力,从而使重庆超常规地发展。
来源: 华龙网 2006-09-26 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