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全宏 通讯员石攀峰)进入9月初秋季节,一望无际的土豆、谷子等农作物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在陵川县的乡间小道上,随处可见满载土豆的农用三轮车在奔驰,农民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该县平城镇下川村的农民王先进对记者说,“上面给了订单,我们种土豆的劲更足了,价格和销路有保障,何乐而不为。 ”
地处太行山区晋城市东部的陵川县,是我省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开发区的县份之一,通过政策带动、资金激励、良种推广等措施大力推进小杂粮的产业化发展。积极争取农业资金对3万亩中低产杂粮工程田进行了基本农田建设,先后引进谷子、土豆、同薯、晋薯等优良品种,建立了谷子以5个乡镇为中心,土豆以7个乡镇为中心的良种繁育基地和示范区。今年,全县小杂粮优质品种及新技术的覆盖率达到了80%,商品率达65%。
就地转化农作物是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保障,该县放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陵川太行阿珍食品有限公司经过改制,建成精品小米加工生产线,市场销售形势喜人。2005年小米销售量300万公斤,销售收入1200万元,和农户签订合同5000余份,面积8000亩。同时,该县利用外来资金兴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005年,在平城镇建起了集种薯繁育、淀粉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古陵山淀粉有限公司,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化可编程系统控制土豆淀粉生产,年可转化土豆万吨,生产精制淀粉1.7万吨,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目前,杨村镇杨村投资2400万元兴建的“五色土”小杂粮公司,正在土建施工中,预计年底可投产试运营。
在五谷飘香的地头,平城镇下川村的农民王先进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今年种了3亩土豆,收了1万9千公斤,有的卖给了市场,有的保证了订单,共收入8900元。据悉,2006年,该县小杂粮产业开发项目实施范围扩大至12个乡镇、310个村、4万余户,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82%的村、70%的农户,据统计,今年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比上年增长6.3%。其中土豆5.5万亩,谷子3万亩,小杂粮产业收入可达7000万元,农民人均杂粮产业收入3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