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调研小城镇生态环境,呼吁建立环境敏感项目听证制度
目前,珠三角四成农田菜地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严重超标的占到一成;粤北一个村庄因重金属污染严重被称为“癌症村”。省政协昨日就我省小城镇生态环境现状召开专题调研会,呼吁我省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和环境敏感项目听证制度,改变小城镇环保“讲得多、投入少”的现状。
部分污染行业转移到山区
调研组人员表示,珠三角一些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污染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比如佛山去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15万吨,超过省下达的8万吨总量目标,酸雨频率高达87.6%。
而近年由于珠三角的产业转移,部分重污染行业慢慢向粤东、粤西、粤北迁移,呈现污染上游化趋势。河源市东源县亚洲木业公司2002年引进年产20万吨木质板材项目,原设计是污水零排放,但自2003年投产至今,每日150吨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环境,当地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污染导致农村怪病百出
专家指出,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而且对水源水质构成威胁。我省不少地方水稻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500公斤/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超过发达国家225公斤/公顷的警戒线。
调研显示,乡镇工业废水、废渣直接排放,也加剧了水质、土壤污染。如清远龙塘、石角镇的废旧物资拆解回收行业,年处理量已增至170万吨,严重污染环境。粤北翁源县上坝村矿山污染严重,严重伤害人体健康,致部分村民患上癌症,被称为“癌症村”。污染向小城镇转移,导致农村怪病百出。
逾两成河段污染超标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1145个建制镇中,仅有22个建有污水处理厂,占建制镇的1.92%。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使得中小河流和众多河滩被污染。在全省111个省控断面中,受污染河段点占42.3%,水质受污染超标河段达28.2%,珠三角部分河段水质为劣V类。(记者 朱丰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