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我省第二批援藏项目,谢通门县引进资金7000万元建成了铁矿选矿厂,年产值2亿元,当地矿产资源得以有效开发利用。本报记者晁元元摄
在西藏自治区的日喀则市,有一条黑龙江路,这条路绵延5.1公里,由黑龙江省投资5500万建设,8月31日正式通车。
在当地群众的眼里,它是日喀则和黑龙江“藏汉一家亲”的写照,是黑龙江和日喀则同奔发展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象征。
站在这“十里长街”上,黑龙江第二批援藏干部总领队、日喀则地委正地级副书记冯玉龙对记者说,2004年6月16日,黑龙江省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如今已在雪域高原上工作生活了27个月,战胜高原反应、身体不适的困难,经受离乡思亲的考验,25名援藏干部不畏艰苦,迎难而上。我们深知,我们肩负着日喀则人民的希望,肩负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3800万黑龙江人民的重托。
雪域高原,我的第二故乡
从白山黑水到雪域高原,25名援藏干部把援藏当成了一项神圣的事业。
带着激情、智慧和责任,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环境、适应新角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黑龙江省第二批援藏工作队明确了以干部援藏为龙头,以资金、项目援藏为主体,以科技、智力援藏为重要补充的工作思路。
在位于日喀则市区边雄乡的黑龙江农牧科技示范园和仁布、谢通门二县的农牧科技示范园,宽敞的棚室里种植了20多种名优新特的蔬菜、水果。过去,仁布和谢通门海拔高、风沙大,当地蔬菜基本依靠外运,如今,日本西瓜、以色列西红柿、黑龙江油豆角成功试种,地产蔬菜端上了当地农牧民的饭桌。
黑龙江农牧科技示范园目前已成为日喀则全地区农牧科技的示范基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基地、良畜养殖的先导基地和农民增收的先行基地,对周边地区的农牧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
日喀则,藏语之意是“如意美好的庄园”,这一地区被称为“西藏的粮仓”之一。向农牧业倾斜,为农牧民办实事,黑龙江的援藏项目充分发挥本省的农牧业优势,引导日喀则地区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
在山东路南段的日喀则地区高级中学,520名女孩子搬进了新宿舍,我省援建的两栋3504.24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如雪中送炭。
次仁措姆和吉宗两位藏族女孩,分别来自南木林县和江孜县,她们感慨地说:“新宿舍真明亮真干净,黑龙江的援藏干部叔叔真好啊!吐吉其(谢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谢通门县引进资金7000万元建成的铁矿选矿厂,年产值2亿元,又引进资金1.5亿元,开发西藏储量第二的铜矿,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仅两个项目,就可在2010年前使谢通门县财政收入比2005年增加50倍。省经委和省国土资源厅投资建设了三个县石材加工厂,当地仁布玉、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资源得以有效开发利用。黑龙江省对口支援的日喀则地区谢通门、仁布、康马三县经济社会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了,三县在全地区18个县市经济运行质量中的位次也迅速跃升。
截至目前,我省省直部门及齐齐哈尔、佳木斯、鸡西三个市援建的51个项目中已有47个援建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到位资金为1.31亿元,占总投资1.4107亿元的93%,同时还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进资金近3亿元,建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加工项目7个。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援藏项目资金60%以上投向农牧区,引导示范性的项目、雪中送炭的项目和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增强造血功能的项目成为重中之重。
一批批黑龙江援藏干部来了,一批批援藏项目成了。黑龙江与西藏日喀则联系的纽带延伸着,拓展着。
总领队冯玉龙说,比起上海、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来,我省的援藏资金也许不够雄厚,但项目选得好,适应日喀则之需,建设速度快,质量好,资金到位及时,自然得到当地的支持、百姓的欢迎。
“你在白云之上,你与雪山比肩……藏汉人民共谋跨越发展,民族团结谱写新的诗篇。”这是冯玉龙为日喀则地区第六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写的一首歌《天上的日喀则》,字句中充满着援藏干部对第二故乡———日喀则的深厚感情。
连民心,结穷亲,心系藏汉百姓
雪域高原的九月已有几分清冷,但搬进新居的藏民普珠和索珍一家却觉得今秋格外温暖。
在仁布县切瓦乡,由乡党委书记次顿的引领,我们来到一片崭新的民居前,15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50户贫困户从山沟中搬迁出来,住进了亮堂堂的新房。
32岁的索珍脸上泛着羞涩的笑意,她连说:“没有黑龙江援藏干部,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在这个刚刚建成的仁布县佳木斯开发新村,有生活设施齐全的新居,有门路宽阔的新就业渠道,有群众集会的新文化场所,有设施完善的医疗卫生保障,用700万援藏资金和5800万引进资金建成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造了仁布县历史上一次性投入资金最多,招商引资力度最大、建设工期最短、一次性建筑面积最大、基础设施最齐全的“五最”。
在谢通门县达那达乡如贵村,双腿残疾的尼玛和孩子们迎来了黑龙江援藏工作队的队员们。鸡西援藏干部、谢通门县县长刘洪飞带着粮款来了,一旁的乡党委书记普琼次仁感叹:“今天是个好日子呵!”
仁布县贫困女童边珍患病卧床没钱治病,县委书记周宏等援藏干部们的心惦记着她,他们每人从工资中捐出500元,为小边珍买药治病,还经常上门探望她。
这只是黑龙江援藏干部心系藏汉百姓的几个场景。连民心,结穷亲,他们包扶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集体出资为贫困户解决住房问题,并适时为贫困户送上生活必需品,25名援藏队员每人在扶贫济困中捐款10000元以上,最高的达26000元。
两年多来,他们进牧区、学藏语、唱藏歌、跳锅庄舞,思群众之所忧,忧群众之所虑,虑群众之所需。
谢通门县援藏工作组用300万援藏资金,对县城自来水进行改造,解决职工和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仁布县积极争取资金,实现自来水、地下排水、供电、电话、有线电视、铺路及港道畅通的六通工程。康马县投资230元建成的南尼乡楚嘎小康示范村,总占地面积30132平方米,建筑面积26640平方米,该县的“农牧民安居工程”一年内让765户贫困户住上了新房。
日喀则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边巴次仁对记者说:“援藏工作队里的这群东北汉子真好啊!他们从遥远的黑龙江来到西南边陲,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带来了新的发展观念和工作理念,把藏族同胞当作亲人,处处体现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我们相处得像兄弟一样。”
藏胞们献上洁白的哈达,端上醇厚的美酒,唱起了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表达他们对援藏干部的感激之情: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它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有一种意志叫坚韧,有一种事业叫援藏
不到日喀则,不知道援藏工作的艰苦。
在日喀则短短4天里,我们就已深深领教了高寒缺氧带来的胸闷气短、头痛欲裂和彻夜失眠的滋味。援藏3年情况如何可想而知。日喀则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含氧量夏季只有内地的65%,冬天的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
一位老援藏干部曾这样说:“选择了西藏,就是选择牺牲,选择坚强,选择奉献。”
黑龙江省第二批援藏工作队,是一个信念坚定、勇于挑战、善打硬仗的团队,他们能够经多轮考察从几千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不仅在于他们思想觉悟高,知识结构新,身体条件好,更在于他们心中升腾着一种高远宏阔的境界,将雪域高原艰苦磨砺作为美好人生体验,将日喀则视作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的第二故乡。
“援藏为什么,在藏做什么,离藏留什么”。第二批援藏干部联络组在25名援藏干部中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明确援藏动机,规范自身言行,继承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在这片热土上干成事,干好事。
憨厚的藏族小伙子次仁平措,已经为两任黑龙江援藏干部总领队开车,说起这个善打硬仗的集体,他禁不住竖起拇指。他说,冯玉龙总领队一个月要下乡很多次,去距行署所在地600公里的仲马县,坐吉普车也要跑上14个小时。不夸张地说,走藏线,“路如朽绳,命似秋叶”呵,泥石流、塌方、雪崩,是经常发生的事。前年7月,与他一起去阿里公出,车抛锚在无人区,直到深夜才得以脱险。
一次援藏,一生情结。在援藏干部的眼里,三年,不是历史的一瞬,是他们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一页。
在三年的援藏实践中,他们不仅要克服自然环境恶劣带来的困难,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和鉴别力,旗帜鲜明地同以达赖为首的分裂势力作斗争,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在边境康马县,县委书记魏玉峰等援藏干部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开展了反渗透、反蚕食、反分裂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
日喀则行署副秘书长王金良,由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援派,他说,遥遥几千里外家乡,有白发苍苍的双亲,有正备中考的儿子,援藏干部常给亲人唱的一曲《说句心里话》,唱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说句心里话,我也有爱”,但这种爱,在高原,注定只能化为一种浓浓的牵挂。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日喀则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援藏干部王立新告诉记者,这句话是黑龙江援藏干部相互之间的勉励,他今年6月刚刚被授予西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把艰苦的环境当作对人生的磨练,不能枉费了三年的援藏生涯,有志而来,有为而归。
赵中超,日喀则地区公安处副处长,由黑龙江省公安厅援派,脸已被高原的阳光晒得黝黑的他感慨道,到了西藏工作,才真正理解艰苦和寂寞的深刻内涵,才体会忍耐和奉献的真实意义,但他从不后悔,因为,“援藏,是我这一辈子做的最有激情的一件事”。
魏玉峰、周宏、刘洪飞、付延东、杨长海、郑联邦、官福森、邹明远、高汉东……援藏干部工作过的地方,问问藏民,都会听到一连串援藏干部的名字。
“天路牛羊草原/嵌神山圣水白云间/建和谐社会/汉藏并肩/科学发展/富民稳边/呕心沥血/砥志砺炼/高寒缺氧只等闲……”这是冯玉龙写的《沁园春·援藏》。虽然,援藏干部们在这神奇的高原上透支着生命,透支着健康,虽然,他们欠了家庭也欠了自己,但对于党的事业和西藏人民,他们问心无愧。
告别了日喀则,告别了援藏干部,看远处,一行行绿色的唐柳矗立在公路两旁,传说那是唐朝的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中原种子。
黑龙江援藏干部如同那唐柳,在雪域高原上,不管烈日炙烤,不管风雪暴虐,却坚毅地张扬着生命的绿色。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