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到‘鸟巢’站立在我们的面前,那种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很多人都流下了泪水。我和我的同事都喝醉了。”——“鸟巢”项目总工程师李久林
9月17日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成功卸载的当天中午,李久林和他的同事们在相拥而庆后,终于可以开怀痛饮。
在李久林眼中,“鸟巢”是他经手的最有难度的项目,“当看到图纸的时候,感到它跟以往的工程完全不同。通过对图纸的深入了解,感觉有太多的问题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甚至从有关的资料看,国内外都没有接触过,因此我们感受到的首先就是压力和挑战。”
李久林介绍说:“‘鸟巢’最具特点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地方是肩部弯扭构件的设计,这种大胆而巧妙的设计在世界建筑史上还没有先例。”除此之外,要把这种弯扭构件从设计变为现实,首先需要的就是符合设计要求的高强度钢材,而在当时所有国产钢材都达不到它的强度要求。最终,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国内钢厂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成功地轧出了符合施工要求、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Q460高强度钢材,不仅为“鸟巢”建设赢得了时间,同时也填补了我国该项技术领域的空白。李久林骄傲地说:“整个工程的钢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使用钢材700万吨,合格率达到100%。可以说,‘鸟巢’钢结构在国内建筑用钢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有了合格的钢材之后,为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弯扭构件,施工单位又自主开发了一套工艺技术,在逐渐攻克这项技术难关的过程中,我国加工不规则弯扭板材的技术得到了迅速提升。在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共同努力下,“鸟巢”终于披上了它美丽的钢结构“外衣”。
以“鸟巢”为代表,奥运工程建设几乎成为了展示中国建筑、建材等科技成果的窗口和舞台。国家体育场大跨度的钢架结构、国家游泳中心的空间钢架结构都是目前建筑立面中比较罕见的结构形式。此外,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还大量采用了包括深基础支护技术、新型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新型膜结构、新型水处理、新型能源利用等一批新技术;包括优质高强钢材、新型膜结构材料、新型节水及防水防渗材料、高标准绿色环保建材等大批优质、新型材料得到示范和应用。
2006年,是奥运场馆建设关键的攻坚年,繁重的工作让李久林难有休息的时间。在“鸟巢”卸载成功的短暂庆祝之后,他又马上投入了顶面次结构的安装工作之中。李久林说:“‘鸟巢’钢结构卸载是我们整个钢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又是一个新起点。随后,还有5000吨的顶面次结构需要安装到位,还有膜结构需要施工。在拆除钢结构的支撑塔架后,才能进行14000块看台板的安装,以及看台的装饰装修工作。卸载的完成,为我们新工作的开始创造了一个非常积极的条件。”
当然,繁忙的李久林并不是孤军奋战,就在“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国家游泳中心正在进行膜结构安装,国家体育馆已完成主体结构,目前正在进行钢屋架安装。今年年底前,16个北京奥运会场馆将开工建设,改扩建项目全部开工。截至目前,在北京新建、改建的31个比赛场馆已有26个场馆开工建设,其中丰台垒球场已竣工,并在不久前成功地承办了第十一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各项工程正在按计划抓紧进行,2006年内将完成大部分新建场馆和奥运村等设施的主体结构建设。
李久林说:“将近三年的时间,我亲身参与着、目睹着‘鸟巢’的成长,甚至能听到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的脚步声。”在“鸟巢”的旁边,一座座奥运场馆也已经拔地而起,它们共同打造着北京这座全新的体育之城。李久林表示,他2008年的最大愿望就是走进“鸟巢”看一场精彩的比赛,他要和他的同事们在这座再熟悉不过的赛场中感受奥运的脉搏,享受奥运的荣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