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的”司机网络论战“人大研究生”,这让自称是“长沙刁民”的陈洪名声远播
摩的司机网络论战“人大研究生”,这让自称是“长沙刁民”的陈洪名声远播。日前,记者对陈洪进行了专访,在访问中,他一直强调他写文章是为了发出基层的声音,让社会和高层了解基层人民的需要,社会要和谐,各个阶层之间必须相互对话、相互了解。 曾因给市长写信一炮而红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在网上写博客?刚开始的动机是什么?
陈洪:写博客是2005年,但2003年3月我就开始在网上写文章,原因就是长沙禁摩。我2001年12月刚买的摩托车,包括上牌花了我8000多块钱,没多久主干道就不让跑了,心情非常低落,觉得不公平。长沙有20多万台车,每台车后面都是一个家庭。我就开始在红网的百姓论坛上写文章说这个事,没想到跟帖比较多,有人赞同我就受鼓舞了,开始用真名发帖,那年就写了二十来篇。
记者:当时有媒体报道了吗?
陈洪:有,“长沙刁民”上了报,最出名的就是那篇《长沙是谁家,凭啥我爱它》。2003年11月,当时长沙修路,公共设施遭到市民的破坏,我们当时的谭仲池市长给《长沙晚报》编辑部写了封信,就谈要提高市民素质。我当时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好玩,就写了这篇给市长的信,谈要提高官员素质,署名就是“长沙刁民陈洪”。红网的编辑后来告诉我,这篇文章有几千封跟帖,点击率有30多万。不久在一个会上,市长发言,就说他第二天就看到这封信了,他的评价是“有点偏激,我看得很重,我会把它当作我执政路上的良师益友”。然后我们湖南的报社就来采访了,做了几个整版,人家编辑部的热线电话都打爆了。从此我就“臭名远扬”了,哈哈。
记者:为什么把自己叫“刁民”?
陈洪:我想市长大人看来可能会觉得我乃刁民也,但是刁民也要有自己的声音。“人大研究生”胡搅蛮缠
记者:你看了那个“人大研究生”的回复,你有什么感觉?
陈洪:就是胡搅蛮缠嘛,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这种分歧是不正常的。从这件事我就想到,我们这个阶层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么一个庞大的阶层,要让社会、让高层听到我们的声音。
记者:你感受到你们这样一个阶层的声音和利益被忽略掉了?
陈洪:对!我感受很深。相邻的阶层总是眼睛向上的,看着自己上面的阶层,很少有往下看的,我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个群体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伤害。
记者:你就没有感到过来自其他阶层的关心?
陈洪:有时候过年过节有点关心和慰问,但这不是关注,这种关心很肤浅。真正的关心是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机会,让他们有生存的空间!比如,这么大的路面,给他们摆点小摊,摆个夜宵,跑个三轮车不可以吗?这也方便生活。政府把好质量关、卫生关,很容易的事情,就业的门槛不要那么高。哪个朝代没有摆摊的?不是每个人都受过高等教育,但这些人以前在工厂都是优秀职工,他们离开流水线就不行了?让他做一点养家糊口的事情都不行?国家和政府应该更关心他们,现在职业歧视很严重,政府应该做怎么样的表率?这个时候公务员就房补、车补一起来,这是很大的反差。各个阶层之间要相互对话、相互了解。同样阶层的人很少关注
记者:你知道谁在关注你的博客吗?你的工友们了解吗?
陈洪:同样阶层的人关注的很少。我自己那个工厂都很少有人知道我写,他们连博客都不知道。主要是引起相邻阶层的人关注,比如说让公务员了解我们的生存现状,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我们的声音和利益,这对我个人和我这个阶层都是有好处的,是不是?政绩工程对平民百姓的伤害最大。
记者:你的很多文章,矛头都是指向公务员这个群体,为什么?
陈洪:这很正常。全国政协委员任玉岭曾公布一个数据,就是我国的官民比例已经达到1:26,你看多少个人养一个公务员?本来应该是大社会、小政府。不是我们太穷,是他们太富。如果全部人都骑自行车,肯定不会觉得不公平,但是你们全开车,我们全走路,连摩托都不能开。记者: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你满意吗?陈洪:不可能满意!不然我的文章哪来那么多牢骚,但也要活下去。辛苦,也是一种财富,搞不好以后可以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呵呵。刚开始掉入这个阶层,很不适应,但一旦适应也就无所谓了。我挺乐观的。
记者:为什么会愿意接受采访?
陈洪:我不寻求采访,但也不拒绝,采访我没意思,但我这个阶层的声音能传出去,对我自己没有坏处,如果能唤起对下岗工人的关注,我可能是最早的受益者。(据《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