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到与儿子之间的误会,刘婆婆(左)伤心得落下泪来
本报记者 周凡力 摄
本报讯(记者 吴国才)“一边要照顾年近80、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头子,一边是与儿子小艺(化名)的痛苦!”昨日,南岸四公里橡胶厂的退休工人刘婆婆含泪称,70岁高龄的她十几年来一直被左右为难的生活折磨,她希望能与儿子解除误会,中秋团聚。
儿难继学业毕业又遇官司
刘婆婆称,儿子小艺1991年大学毕业后,本想继续学业却因家庭原因被迫就业。而之后分到某中药厂,工作很不如意。一年后,儿子辞职与朋友合伙做生意,却遭债务转嫁,背上五六十万元的债。债权方多次恐吓儿子,“20刚出头的他承担了太重的精神压力!”
为了儿子的生命安全,她将其送到深圳,自己奔波于法院与家之间,最终为儿子讨回了公道。“从那时起,儿子就开始埋怨我,说如果当初考研或自己经商,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10年间母子几乎不说话
刘婆婆原是长江橡胶厂工程师,负责产品设计。1979年与前夫离婚后,经人介绍与沙区某学校老师杜某结婚。婚后刘发现,杜某脾气暴躁,婚后的第一年夏天,仅有7岁多的小艺因不听杜的话,被继父打得全身是伤。“那次是我不知怎样做父母啊!”杜老回忆起往事仍感愧疚。刘婆婆称,杜对钱卡得特别紧。“可能儿子怪我迁就他继父,让他读大学时经济不如人家!”
10年之间,她和儿子几乎没了言语,每次儿子打电话就问句:“身体还好吧?”听到“还好!”就挂断。而母亲一询问他的工作,就会遭到儿子的冷嘲热讽。
母亲希望儿子中秋回家
前日晚,刘婆婆通宵未眠,10余年来,她被同事看作是女强人,但却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真正的痛楚。刘婆婆说,自己根本不敢在朋友面前哭诉,只有把痛苦咽进肚子里。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她鼓起勇气,将10余年的心酸向媒体讲出来,“希望儿子中秋能回家,陪着说几句话,我就安心了!”
儿称不习惯父母包办一切
昨日下午6时许,记者联系到远在广东番禺的小艺。现已是私企老板的他告诉记者,其实与父母并没有误会,可能是存在代沟。他说,从上大学选专业,到毕业后的分配,再到创业,父母都希望按他们的意愿走下去,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刘婆婆称,当初为他安排一切也是为他好。
小艺称,他非常理解父母的心情,但无法理解他们的做法。他表示,他争取在中秋节能和妻子一同回家,陪父母过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