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绩评价体制是关键
本报记者 叶铁桥
东部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刺激了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以至于一些地区,为了获得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纵容污染项目上马,从而给西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著名环保志愿者汪永晨这几年在西部进行实地考察时,就发现了很多类似情况。一些诸如水泥、冶金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纷纷通过招商引资在西部落户。而且,西部省份到东部招商时,签约成功率最高、数量最大的,也往往是这类企业。
《中国水危机》的作者、环保咨询专家马军最近制作出一个中国水污染的地图,他忧心忡忡地说,根据他对西部多条河流的实地考察和对这些河流的数据收集,发现西部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已触目惊心。“黄河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已达42亿立方米,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多,入黄污染物已大大超出黄河水环境的承载力,有些河段的水,已经变成了让人恐惧的铜绿色。”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宋豫秦也对“污染西移”的问题进行过考察,他说,现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与美国100多年前的“西进运动”有类似的地方,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大肆开矿采煤,对污染不加任何处理,也没有采取任何的预防措施,结果导致了巨大的生态浩劫,后遗症一直遗留至今。现在我国也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吸取前车之鉴,避免走过去的老路。
宋豫秦认为,考虑到西部的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可以适当放宽环境尺度。“但一定要建立在严格的环境评估基础上。如果不经过严格环评就让企业草草上马,造成污染后,对西部生态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
马军也认为,不要抱着经济发达了回头再治理的幻想,“北京、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污染了的河流至今也没治理好。西部在招商引资时,就应该提高环境保护的门槛,让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才是健康发展的道路。”
汪永晨认为,西部在招商引资时不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尤其是农村地区居民的利益,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一些西部地区引进项目根本没让当地群众参与进来,说搬就搬,说迁就迁,群众完全处于弱势。厂子建起来以后,当地群众也无法对这些企业的污染进行监督,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受其害。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西部出现了100多个癌症村,大部分都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结果。”
如何解决污染西迁的问题,汪永晨说,关键还是要改革政绩评价体制。“现在提倡绿色GDP了,并且逐步引入到政绩考核的体系中,这在东部实施得较好,但在西部却缺乏这种意识。”
汪永晨认为,应在西部大力提倡用绿色GDP考核当地政府和官员的政绩,因为生态的价值是无价的。让当地政府和官员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会有畏惧心,才会真正用心注意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