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走向本土化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9-27 9:48:24 ·来源:新京报
第二届北京建筑双年展昨日开幕,整体规模有所缩小,针对中国实际探讨城市与建筑 丹麦展团因与中国合作进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城市规划而引人瞩目。 和第一届建筑双年展相比,这一届规模缩小了,也缺乏欧美当红建筑师现身,不过按组织者的说法今年更有针对性,更接近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
本报讯直到展览开幕前3分钟,丹麦建筑中心首席执行长肯特·马提纽森(KentMartinussen)还对那几个过于明亮的照射灯、掉落的幕布无可奈何,这让他们放映的影像有些发白、模糊。不过他认为这些缺憾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很多大型展览都出现过类似的忙乱场面,何况是刚刚举行第二届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简称北京建筑双年展),“下午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麻烦。”
昨天上午10点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的这一双年展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建筑艺术展会,2004年举行的第一届因为有库哈斯、安德鲁、屈米、斯帝文·霍尔、赫佐格和德穆隆等著名建筑师的参与而引人瞩目。今年的展览场地则从中国美术馆转移到国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整体规模有所缩小,也无欧美当红建筑师亮相开幕式。
展览更加针对中国实际
在展览中出现的国际体育场、国家水上运动中心等奥运会项目的设计相当引人瞩目,不过这很早前就为人们所熟悉。来自意大利的ArchA建筑事务所和来自日本的伊丹润也吸引了不少人,后者的一系列美术馆设计和所在地的景观融合起来,建筑师解释说这既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自己在设计中的主动追求,恰好也符合这次展会的主题“城市与建筑———资源生存、环境友好”。
操作整个展会的双年展执行秘书长罗丽解释说,“首届展览‘无止境’的主题有点散,相比两年前的热闹场面,现在的展览更有针对性、更具体,比如我们邀请10组国际城市规划专家对山东泰安市专程调研,这很好地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她也承认在布展和展场设计上有一些问题,部分原因在于国家博物馆本身就在改造过程中,原来的灯光设置等无法适应展览需要。
建筑师捐赠设计
本届双年展还将视角扩展到公益事业方面,此前曾号召建筑设计师为农村学校捐赠设计方案,引起不小的反响。在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昀展示了他为服刑人员子女所在的太阳村捐赠的设计方案,这是一组住房、教室和活动中心组成的建筑,他说自己在坚持简洁风格的同时,也充分照顾到了儿童中心的公共性。太阳村方面表示,这个方案要真正实施,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捐助。
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分展“涌现———国际青年建筑师及学生作品”仍然保持了高水准,英国建筑理论家尼尔·林奇和清华大学教授徐卫国策划的这个展览展出了各国青年建筑师和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建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院校学生的设计概念或作品。昨天青年建筑师还就“建筑生成”课题进行探讨,比如从生物结构、计算机生成技术等等方面发展出的建筑概念。
尽管大多数概念还仅仅是个设想,但尼尔·林奇强调这些探索已经扩展了建筑设计的想象空间,并可能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开辟新的路向。
特别关注
丹麦展团: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最大挑战来自中国
参加北京建筑双年展的丹麦展团引人瞩目———因为他们展出的不是自己国家的设计和城市规划方案,而是和中国的大学一起对北京、上海、重庆、西安四城市的特定地块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案。事实上,这个名为“协同进化———中国可持续性城市发展”的合作项目月初就现身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引起关注。不过,由于展位很挤、预算有限,他们在北京仅仅展出了影像、图片,而没有模型。
中丹合作聚焦可持续发展
发起这个项目的丹麦建筑中心首席执行官肯特·马提纽森表示,“丹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经验,而中国恰好是当今城市化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我觉得合作应该是互相的需要,可以达到双赢。”他认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最大的挑战来自中国,“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最好回答,我也注意到中国政府和专家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
贯穿“城市的中国”的横截面
他们展出的四个项目分别由一家丹麦事务所和一家中方高校组成项目团队合作完成,马提纽森将之描述为一个贯穿“城市的中国”的横截面:从西安这座历史中心到重庆的“绿色CBD”,从上海市外30公里处的卫星城规划到对北京四五环间的一个老工业区的改造设计。
肯特·马提纽森指出,他们的这些设计概念不仅仅主张使用高科技,也主张把地方性的“低科技”解决方案、本地智慧容纳进来,让丹麦可持续的传统和人性化建筑学策划与中国本土知识和技术相互结合。出席开幕式的丹麦皇家艺术学会建筑学院的院长菲尔丁则强调,“这个展览不仅仅是提出空想性的概念,如果要实施,很大程度上也是可行的。”
本版采写/摄影 本报记者 周文翰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