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车后买票 违法用地何时休 打击土地违法措施
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中央向地方派驻9个土地督察局
9月5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禁擅自“以租代征”
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依法严惩土地违法违规
9月8日国土资源部制定《土地违法问责领导办法》,这是国土资源部第一次推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问责制度
根源
土地出让违法违规的成本很低。据调查显示,1998年至今,很少有县级以上的干部是因为违规违法出让土地而被处理的
地方政府圈地名目繁多
一是“以租代征”或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为名,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二是竞相压低地价甚至以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
三是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在有些地方未能有效落实
四是土地执法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未做环评,没有任何环保手续,辽宁投资人开办在吉林省伊通县靠山镇护山村的民营企业海蒂矿业有限公司海兴锌矿(以下简称海蒂公司),近日被吉林省、县两级环保部门紧急叫停。
“拔出萝卜带出了泥”,让人没想到的是,海蒂公司不仅环保违法,土地使用也没有任何合法手续;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对于海蒂公司的土地违法行为,伊通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于文辉却坚称:“即使‘先上车后买票’这个项目也得上。”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土地问题专家9月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伊通县国土资源局的做法至少印证了一个事实:今年以来,尽管国家采取了最严厉的措施打击土地违法,但是,一些地方的土地执法部门却并未因此受到触动。
未做环评未办理土地证政府招商项目违法上马
“剩下的一切费用都是乙方的事了。”这是一个星期前,护山村村主任赵启元见到记者时说得最明确的一句话。此外再问什么,他都是一脸茫然。
两个月前,护山村将属于“村集体建设用地”的35亩地,以一纸“合作协议”,租给了乙方海蒂公司。按“每年每垧地补偿5000元”,护山村一下就拿到了53万元的补偿费。
协议签了,补偿费拿到手了。在赵启元以及村书记葛宝山的眼里,护山村该做的都做了,至于接下来的办土地证、办环保手续就是“花钱”的事了。按照村里与海蒂公司签订的协议约定,这些都是海蒂公司的事。
而在海蒂公司看来,尽管没有做环境影响评价、没有到土地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手续,但是,该给护山村的钱给了,该跟村里签的土地出租使用协议也签了,开工建设还能有什么大问题?
海蒂公司之所以如此打算盘,还有3个重要原因:一是,海蒂公司的项目是靠山镇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2000万元的投资对于靠山镇乃至伊通县来说都是大项目,此外还可以安排镇里150人就业;二是,气候不等人,在伊通这个地方过了10月中旬就基本上不能施工了,工期抢一天是一天;三是,做环评、办土地证是迟早的事,等洗矿厂开起来了再慢慢办也不迟。
从7月5日开始,海蒂公司洗矿厂项目负责人曲海斌就调动多辆铲车、推土机,将从护山村冯家沟屯租到的土地推平。7月17日,工程正式开工,为了保证建在村里的海蒂公司用电方便,伊通县供电部门还专门为工地架设了专用供电线路。到了9月初,洗矿厂的建设工程已经完成过半。
环保部门频下通知难阻违法建设步伐
8月28日,一封印有护山村数十位村民手印的实名举报信从护山村寄出。9月初,这封写有“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收”的举报信辗转到了潘岳手里。9月7日,在这封反映“海蒂公司破坏环境,在护山村违法建设锌矿洗矿厂”的举报信上,潘岳作出批示,要求环保部门前往事发地调查。
9月12日,在接到环保总局转来的“关于调查海蒂矿业有限公司海兴锌矿环境违法问题”的信访转办件后,吉林省环保局立即责成监督管理处会同法规处组成调查小组前去调查。
调查结果证实,海蒂公司在护山村冯家沟屯开工建设的锌矿洗矿厂未经环保部门审批。9月13日,吉林省环保局监督处对这一违法案件予以立案,并责令海蒂公司立即停止建设,并处罚款10万元。
记者在伊通县环保局了解到,早在8月15日,县环保局就曾对海蒂公司的违法行为下发了“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要求海蒂公司立即停止建设。9月8日,再次向海蒂公司下发“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但是,这两纸通知都没能阻止住海蒂公司违法建设的脚步。9月15日,伊通县环保局强行将海蒂公司的电线剪断,至此,海蒂公司的违法建设行为才被彻底制止。
支持先上车后买票做法国土局为违法项目撑腰
“海蒂项目确实是未批先建,但现在正在走程序。”这是伊通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于文辉向记者交的底。
于文辉说,护山村这块地的土地性质是集体建设用地。他认为,对这种性质的土地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只要护山村村委会到土地部门办理了土地使用手续是可以用来办洗矿厂的。
至于海蒂公司的建设行为是否违法,于文辉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他认为,违法责任不在海蒂公司,而在村委会。他说,是村委会没按法律规定如期到国土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手续。不仅如此,在他看来,海蒂公司违法也是事出有因。于文辉说,在伊通这地方,如果海蒂公司不赶在10月中旬前把土建工程做完,就“啥也干不了了”。
“一个财政补贴县能引来2000万元的投资多不容易,这在伊通的历史上恐怕都是第一次。”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于文辉向记者亮出了底牌:海蒂公司洗矿厂项目尽管土地使用违法,属于“先上车后买票”,但是这个项目无论告到哪儿,最后肯定还是得“批”。
总结海蒂公司的违法行为,于文辉用两句话做了概括———海蒂公司的“土地违法不典型”;而国土资源局的执法也“不机械”。
在于文辉提供给记者的伊通县国土资源局8月1日作出的《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上,该局认定海蒂公司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60条的规定,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对照这一法律规定,于文辉说,护山村村委会只要向县政府提出用地申请,县政府就没有理由不批。
记者9月25日电话采访了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的有关法律专家,这位专家明确告诉记者,土地管理法第60条的规定不适合海蒂公司的违法情形。他说,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一般只能用做村镇自己开办乡镇企业或是建设村镇公共设施等,而不能用来出租。
这位专家明确指出,类似海蒂公司的情形不但不能适用土地管理法第60条的规定,相反,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3条的规定,即“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护山村将集体建设用地出租给海蒂公司本身就是违法。
土地违法缺乏问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果所有违法项目只靠环保一家顶,怎么顶得住?”在吉林省环保局,几位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共同表示出了这样的担忧。
对于海蒂公司环境违法,省、县两级环保部门态度坚决,并派出多个部门赴实地查处。相形之下,伊通县国土资源局的态度却让人有些看不懂。
伊通县国土资源局局长于文辉说,土地审批“先上车后买票”在一些地区很普遍,就是国家项目也是如此。
显然,在于文辉看来,土地违法“先上车后买票”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的眼里,这却是容不得的“沙子”。
李元认为,当前土地违法又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有的地方以“以租代征”或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为名,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逃脱规划计划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严重冲击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有的置国家政令于不顾,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上项目占地;有的随意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批准征占基本农田;有的在规划计划之外,超计划批地;有的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为名,大拆大建,擅自将腾退土地全部用于非农业建设;有的以发展生态农业、旧村改造等为名,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建高尔夫球场和别墅等;有的默许甚至暗中支持违法占用土地。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土地问题专家说,以伊通县国土资源局对海蒂公司违法事实的认定来看,表面上是误读法律,实际上是变相违法。类似伊通县的土地违法问题之所以屡打不尽,根子就在于土地违法问责难以落到实处。
这位专家说,土地违法与环保违法相比,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土地违法通常出不了大事故;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土地违法项目都可以由不合法变成合法。一些违法项目在开始建设时,尽管没有合法的土地审批手续,但是过不了半年、一年,这些违法项目特别是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都可以顺利地拿到土地证。有了土地审批手续就意味着土地违法事实已经不存在了。“到了这时候,你去处罚谁、问责谁?”这位专家说,伊通县国土局的问题就出在这儿。
“严查土地违法不能只是靠政府发文,而到了地方却是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最终还是‘政策出不了北京,法律下不了书本’。”这位专家说。
“如果每一个部门都能按照法律规定去做,违法项目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是吉林省环保局监管管理处处长赵勇说的一句心里话。这句话恰恰命中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要害。
“洗矿厂就建在屯子里怎么看都不顺眼!工厂咋就建在庄稼地里了呢?”护山村村民至今都不明白矿厂咋就能这样建起来。
本报将继续关注事态发展。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