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信用卡业务将于今年底明年初进入盈利周期。”中信银行行长助理曹彤日前在出席中信银行大学生I卡发卡仪式时向记者表示,“中信信用卡中心成立于2003年,预计7年达到盈亏平衡,现在3年即有望当期盈利,比原计划大大提前。 ”
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CEO罗景隆则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计划在第3年年底达到盈亏平衡,并且“目前整体情况非常好,超出了预期”。交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成立于2004年11月,按照罗景隆的表示,交行极有可能明年也进入盈利周期。
较早进入信用卡市场的广东发展银行,已于2005年率先实现盈亏平衡;后来居上的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在2005年底实现盈亏平衡,并且在2006年第一季度盈利6000万元。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信用卡的总体发展状况却要好于麦肯锡此前的预测。麦肯锡于2005年9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曾对中国信用卡行业作出较为悲观的预期,认为国内“一半以上的信用卡客户将永远不会给发卡商带来盈利”,主要原因来自于循环信用的使用率低、商户手续费收入低,而营销及客户获取成本却在增加。
报告还指出,当时整个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若营销和客户获取成本进一步上涨,可能只有1/3的客户可以在其生命周期中为银行带来盈利。长此以往,中国信用卡市场有可能全线走向亏损。根据麦肯锡的银行业务模型,3年后中国信用卡将开始盈利。
但现在,中国信用卡的盈利周期有望提前来到。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目前信用卡业务的收入结构中,循环利息占大头,是最为重要的一块,其余来自商户手续费和交叉销售收入,年费则基本上可以忽略。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盈利点,就是银行纷纷和各类供货商合作,提供各种商品的免息分期贷款。”该人士对记者说。
曹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卡业务获取盈利的关键在于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和对客户的理解这三个方面。
“就拿成本控制来说,信用卡的产品链很长,如果控制不当,会形成相当大的资金投入。”曹彤对记者说,“小到信封的重量、账单的厚薄、客服人员处理客户咨询时间的长短等等,这些都是要注意的。这次发行针对大学生的I卡,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也适应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就没有提供纸质账单,而是向他们的邮箱发送电子账单。”
据了解,中信银行计划到2010年,信用卡的活跃卡总量突破500万张。下一步,该行将加大对上海、北京等重点地区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抓取高端客户,做大白金卡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