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经常乘公交车往来宁溧公路。由于熟悉交通图,加上熟视无睹的原因,我一般很少看路牌上的路名。前不久,我像往常一样乘车去市里,车开到宁溧公路与紫荆花路交界口时,听到有几个外地人在议论,“紫荆花路?挺好的名字啊,南京的名字还挺有诗意,让人马上想起香港的紫荆花。 ”“哪儿啊,你搞错了,这和香港的紫荆花是两回事情,人家这是紫金花路,这可能是另一种花吧。”“明明写的是紫荆花路嘛,没有错啊,你快看。”
我也随着说话人指的方向看去,问题出来了,他们两个人可能说的都没有“错”,因为在交界口的马路上,两边各竖了一个路牌,靠南的写的是紫荆花路,靠北的写的是紫荆花,路牌正反都写着同样的地名。于是,车上的不少南京人也议论起来,“怎么回事啊,地名也能印错?”“这不是难看吗?还不知道竖了多久了,乖乖,这脸可丢大了,这时可是名城会啊。”“这事怎么就没有人管呢?”
这些话我听得很深切,也和大家一样感到很吃惊。见过大街上的别字,但还没见过把路名搞错了的。大街上的别字那是别字,主要是水平问题,但把路名搞错就不能说是别字,应该是张冠李戴,属于一种态度问题。因为只要态度认真一点,当初印制路牌时就不可能出现失误,即使出了错误之后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免得错误一直存在,污染人们的视线。
我不知道这事情该谁管,但想必应该是一个行政管理范畴的问题,那么,就应该有相关的部门出面解决这件事情。不能再让错误继续下去,影响南京这座文化味道浓烈的城市形象。
借贵报一角,把我的想法说出来。顺便说一句,这样的错误,是被外地人发现的,而作为南京人,包括我自己,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也没有“报告”,这让人挺郁闷的。
江宁读者 李家仁
记者调查
昨天,本报接到了这封署名李家仁的来信。本报记者于昨日下午5点多赶到宁溧公路与紫荆花路交界口,发现读者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紫荆花路是南京市紧邻雨花台的一条大道,交界口附近有一座市民休闲广场,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也在附近。据这里的居民说,紫荆花路修建的年代不算久远,这条路也不属于人居密集的道路。尽管如此,记者发现,这里的车流量虽然不如宁溧公路,但还是蛮大的,不知每天有多少人发现这个“秘密”。由于采访完已经是下班时间,所以笔者未能把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打算把来信先发表之后再反馈。
本报记者 高明勇
编者的话
一封信和一次小新闻调查,让人内心有一种莫大的遗憾。路牌的“秘密”被发现于名城会期间,挺让人不是滋味的,但错误倒是以前铸下。对问题的审视则应该是全程性的行为。作为一个文化大省的省会,文化的韵味应该由各个微小的细节体现出来。道路的路牌也是文化的一个载体,理应不被忽视。如果合理利用它来传播,它就能成为城市的文化通道,如果不注意文化字符的正确性,就容易使其变为一个污点。
我们发表这封来信,是希望这样的错误不要再发生。更希望读者能从其中看到一些带有普遍讨论价值的问题。如编者所见,以为对这一现象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文化城市”的百姓为什么没有发现身边的文化瑕疵?二是城市的文化为什么要着眼于细节?三是“文化城市”的“有关部门”需要怎样细致地“经营”城市的“文化地图”,而不至于对错误的发生没有感知?如此等等,请广大读者来信来电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