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中午,璧山宾馆有新人成婚。
20岁出头的娇美新娘身着喜庆红褂,手持细竹鞭,扶住犁具,在县城大街“赶牛犁田”。
“牛”是人扮的——一个年过半百的男子。他肩挎犁具,头戴草帽,脸上涂着红油彩,嘴里衔着一撮鲜草,在众亲友的簇拥下,乐呵呵地走在大路上。
“莫非他是新郎?‘老牛吃嫩草’?”围观人群里发出惊叹。
“乱说!这是当地农村闹新婚的民俗:小媳妇逗老人公!”知情人解释——正是这场仅仅10分钟的民俗插曲,却让城里人开了眼界,从而轰动了璧城。公公操办民俗婚礼
新人名叫冯暑、李远珍,策划操办婚礼的是冯暑的父亲冯大吉。
老冯今年52岁,生在璧山县城,长在大兴镇农村,当过生产队长,并自学成为建筑工程师。冯暑乃其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因不忍母亲牵挂,辞职返家,如今进修土木工程,准备子承父业。
当然,冯暑返渝的另一原因就是结媳妇——媳妇李远珍可是老人们“千挑万选”撮合的。“虽是农村姑娘,但相貌好,为人实在,人品淳朴,热爱劳动……”提到小李,小冯笑得合不拢嘴,老冯更是相当满意,承诺要给新人办一台带有民俗情趣的婚礼。“让他们懂得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席言子羞煞新人
中午,婚宴上,老冯被要求来段具有农村习俗的“四言八句”(即兴顺口溜)。这可难不倒老冯,一开口就让数百来宾笑翻了场:“本人长年奔波施工现场,很少有时间钻进书房;一喊上台讲话,我就手忙脚忙……”
“再来一段!”起哄声此起彼伏。老冯赖不过,被强烈要求送个祝福给儿子儿媳。老冯想了想,张口就来:“一笼帐子四个挂,祝福儿孙满堂一坝坝……”
一席言子羞得新人满脸红霞飞,连婚礼主持人也自叹不如。老冯连忙打住:“‘四言八句’只是图个欢喜热闹,真的生儿生女还得遵从计划生育政策哈。”公公扮牛儿媳“犁田”
婚礼的最高潮来自“公公扮牛、儿媳犁田”。
中午1时,酒过三巡。亲朋好友拽着新人和亲家来到宾馆门口,迎亲车队取出了早已备好的犁具、绳索、竹鞭、鲜草。
“冯大哥今天跑不脱!”亲友们生拉活扯地给老冯套上绳索和犁具,新郎小冯欲代替,无奈被长辈亲友挡开。“就是要小媳妇逗公公才叫闹新婚。”
说罢,众亲友将竹鞭交给新娘,让老冯口衔鲜草,开始上街“犁田”。新娘最初死活不接,老冯扭过头笑说“暗语”:“就照昨天给你们小两口说的做。”
昨天说的什么?老冯事后说,知道亲友要闹新婚“刁难”他们,他前晚专门找儿子儿媳做了思想工作,目的就是让后辈们放开点,不要拘束,因为越扭捏越要被刁难。
就这样,公公扮的“老黄牛”,在亲友们的“押送”和小媳妇的“指挥”下,开始绕宾馆一周的四条大街和中心转盘“犁田”。亲友们不停地催促新娘子竹鞭赶“牛”,但竹鞭却直往众亲友身上落。众亲友不满足,找来红油彩,给“牛”脸上涂红,还找环卫工要来一顶草帽,盖在了“老黄牛”的头顶……
县城里的人哪里见过这个架势和阵仗,不多时,街道上就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围观人群。有些摊贩一度停下生意,来凑热闹。公路上的三轮车和出租车更是奔走相告:“璧山宾馆的婚礼最有看头!”——原来,昨日,璧山县城举办婚礼的还有两三家。图的就是喜庆闹热
由于担心阻碍交通,“犁田”只持续了10分钟,但的哥们的宣传已经不可估量,在祥和大酒店、县公安局等远离璧山宾馆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了这段闹新婚的插曲。
“为何会有这样闹新婚的插曲?也有人认为这是对长辈的不敬。”
面对记者提问,老冯笑了笑说,这是当地农村婚礼的习俗,解放前就有,他以前参加亲友晚辈的婚礼时,也这样闹过多次;儿子儿媳的婚礼有这个插曲,也是他策划并预料到了的。“就是图个喜庆和闹热,按老辈人的说法,还是通过劳作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只是希望他们懂得生活,踏实做人,对长辈要孝,对朋友要忠。”
记者 朱昕勤/文 记者 罗川 通讯员 刘开金/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