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运作发展项目600多个
9月13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科技部、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在新疆乌鲁木齐达成一项协议,以进一步深化引进环保新技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合作项目。
这一名为“农村科技扶贫创新及长效机制建设”的项目为期4年,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初注资金400万美元,旨在支持中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满足农民和农业系统科技致富的需要。
马和励说:“这个项目不仅要帮助农民发展新的商业模式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还要成为协助中国建立新的工业化模式的有益尝试。”
据悉,到目前为止,该项目从15个省区选取了30个县作为项目点,其中福建、浙江、广西、内蒙古、宁夏和新疆6省区被定为试点省份,展开科技特派员试验性模式,并将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华实施的诸多扶贫项目中的一个。
马和励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注重削减贫困、加强法治、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防治艾滋病,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公平的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他介绍,开发署自1979年初开始在中国从事发展项目,在1979-2005年间共运作了超过600个项目,涉及扶贫、农业、环保与能源、社会发展、体制改革等多个领域,项目资金累计达8.73亿美元,其中包括向中国提供的无偿援助及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有1.07亿美元用于扶贫活动。
目前,开发署在中国的国别援助方案涵盖2006年至2010年,项目总金额预计为2.8亿美元,其中用于扶贫和千年发展目标的约为9000万美元。
扶贫项目内容广泛深受欢迎
马和励说,开发署在中国的扶贫项目内容广泛,主要根据各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和群众面临的迫切问题和困难来安排。
这些项目包括:旨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开发项目,如种植业、养殖业、家庭手工业、小型加工业等;社会福利项目,包括人畜饮水供应、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初级教育等;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的项目,如加强对西藏珠穆朗玛自然保护生态和湖北省的社区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等。
在这些项目中,向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经营的项目尤其令人关注。开发署引入孟加拉国Gramin银行的做法和经验,在中国少数贫困县实行向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或从事商业活动并取得了成功,目前这一扶贫方式已在国内广泛推广。开发署从其上述扶贫资金中共拨出约820万美元作为贷款,扶持88000户农户从事各种生产和经营活动。
此外,开发署还通过推广“公司+农户+科研机构”和“小额信贷+农户+科研机构”的科技扶贫方式,解决贫困户缺少资金、技术以及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促进中国贫困地区同国内外民间组织的合作,迄今已有40多个国际民间组织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活动,实施了200多个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了脱贫步伐。
小额信贷已助30多万人脱贫
马和励说,经过多年努力,开发署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2005年,由开发署与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倡议建立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京成立。该中心的建立,构建了国际和国内扶贫合作政策和实践交流的机制与平台,赢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其他国际机构,如英国国际发展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积极参与和协作。
马和励说:“值得一提的是,开发署的小额信贷项目得到了众多受助者的欢迎。”
从1994年开始,开发署在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17个省、区的48个县开展扶贫试点项目。项目总预算近2000万美元,直接开展小额信贷的循环金为1000万美元,这是迄今境外机构向中国提供的最大一笔无偿援助小额信贷循环金,支持约40个扶贫项目,已帮助8万多农户、30多万人脱贫。
从2001年起,开发署启动了为期3年半的可持续小额信贷扶贫项目,选择四川仪陇、内蒙古赤峰、甘肃定西、贵州兴仁4个地方作为示范点,试点的经验为政策研究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马和励表示,开发署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不断创新项目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国降低和消除贫困,尽早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