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唐宁街10号
工党二号人物、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即将接棒布莱尔
26日,英国首相布莱尔最后一次以工党领袖的身份在工党年会上发表演说,他告诉党员们“你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放弃权力总是很困难,但这是很正常的”。数千名工党党员用热烈的掌声为布莱尔送别,有的人甚至热泪盈眶。布莱尔要走了,等待了多年的工党二号人物、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终于要走上前台。此前一天,布朗在大会上发表了一次精心准备的演讲,恳请工党同仁给他机会战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宣告了接替布莱尔成为首相的意愿。
繁荣经济的缔造者
相对于布朗继位,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于布莱尔的衰落可能更加关心。虽然布莱尔执政快10年了,但是他仍然是国际舞台上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在反恐战争中执意追随美国的脚步;在欧洲事务方面,布莱尔是淡化工党左倾主义的关键人物。相反的,除了金融圈子以外,布朗仿佛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这种观点完全是低估了布朗。他在创建“新工党”并将其打造成强有力的选举机器方面的功劳并不比布莱尔小。更为重要的是,布朗是英国经济成功的缔造者,由他倡导的改革使英国经济在十年中都处于增长状态,而且失业率很低,这些也许就是布朗执意要取代布莱尔的原因。
更“左倾”的工党领袖
英国民众对于布朗信任与否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布朗比布莱尔更“左倾”。
布莱尔在自由市场方面比撒切尔夫人走得更远,很多人认为他是伪装之下的“保守党”,但是布朗却是传统的工党党员,与工会领袖关系密切。英国在野党保守党就此抨击布朗继任之后会带领工党全体左转,自由主义经济将受到阻碍。不过布朗却对这种指责嗤之以鼻,在国内他最讨厌别人说他不是一个改革者或是现代派,他甚至拒绝了工会要求大型公共服务部门涨工资的要求。
不过即使在工党内部,对于布朗会成为什么样的领导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英国原内政大臣查尔斯·克拉克上周五成了第一个说出这种不同看法的工党高级官员,“布朗的性格太过阴沉。部分问题是他缺乏自信。他很紧张。当等待的负担消失了之后,这些都会改变。我也认为会这样,但是问题是没有人真正知道。”
热爱家庭和生活
其实布朗阴郁的名声也并不完全确切,这个形容词一部分来自于他是苏格兰人,另外一部分是由于他担任了8年的财政大臣,因此人们觉得他应该缺乏幽默感。其实布朗非常热爱家庭,曾经表示他的家庭是“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在2002年他的第一个孩子詹尼弗死去的时候,他曾经说正常的生活没有什么可继续的了,他当时“失去了做事的兴趣”。
布朗本月又一次喜得贵子,他27日表示儿子的出生让他改变了对生活和政治的看法,“生活中远有比政治更为重要的东西。”
而且虽然性格沉稳,但是布朗也是一个不错的演说家,且从小抱负远大。据布朗的传记作者保罗·劳特利奇描述,布朗小时候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12岁时就和哥哥说服工党,在自己创办的报纸上刊登当时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的一篇文章;16岁时,布朗获得了苏格兰名校爱丁堡大学奖学金,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布朗还曾经是一个橄榄球好手,但是在高中一次事故中导致视网膜脱落,从而左眼失明。
比布莱尔更加内向
布朗和布莱尔的工作方式很是不同:布莱尔依照直觉做事,在9·11发生之后几分钟,他就知道世界将因恐怖主义而改变。一位唐宁街10号的前高级官员表示,布莱尔的理想日子是拿着电话与十名外国领导人交流,通过个人魅力协调一个问题;布朗则更倾向于一对一的交谈———担任掮客和构筑关系网会让他觉得不舒服,他比布莱尔内向多了。
如果不经过辛勤的研究和思考的话,布朗是不会做出任何重大的决定的。
一位曾经和两个人共事过的人对二人区别的总结可能更为一针见血:“布莱尔读小册子,而布朗读书。”布朗很爱读书,在他老家房子里的过道、走廊上都堆着图书公司送来的一箱箱书籍。每隔两个多月就要来参加布朗主持的研讨会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斯基德尔斯基勋爵说:“布朗在研讨会上神情专注,认真聆听,并经常做记录,但不怎么说话。”据一位布朗的盟友表示,羞涩的布朗总在政策范围内找寻答案:“他处理中东问题的方法是马上去求教于经济学家,与前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沃尔夫冈一起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托尼则会召开一个大型会议,吸引每个人服从他,而布朗就会从一个具体的方案出发。”
布莱尔很难和人吵起来,但如果布朗和谁“顶”上了,就会像一头头部受伤的熊一样暴躁无礼。布朗总是在最后一刻才亮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不会马上付诸文字,即使非常重大的决策也只在公布前几天才会正式付印,从而使一些喜欢向外泄露消息的工作人员无从下手。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布朗和布莱尔的个人风格确实不同,布莱尔很有个人魅力,做事凭直觉,与其他的政治家和选民联系密切;布朗则是一个喜欢思考、慎重、学院派的人物。
(储信艳)
■小档案
戈登·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1968年加入工党。198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爱丁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技术学院讲师及记者和电视台编辑等职。1977─1983年任苏格兰工党执委会委员。
1983年当选为国会议员,任工党苏格兰委员会主席。
1985年后任工党影子内阁财政首席秘书、贸易和工业事务发言人等职。1997年5月,登上财政大臣的宝座。1999年9月11日起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后改名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委员会)主席。2001年6月8日连任财政大臣。
■前瞻
《卫报》政治记者分析未来走势
双布政策大方向一致
本报讯(记者储信艳)布朗在此次工党大会上的表现显示出他开始有走向前台的趋势,而很多英国媒体也分析布朗上台之后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英国《卫报》政治记者塔尼亚·布兰尼根对本报记者表示,她认为在大的方面,布朗的想法可能不会像外界想象的与布莱尔差距这么大,他们会有相似的政策。
布兰尼根目前在曼彻斯特进行英国工党大会的报道,她参加了布莱尔和布朗在工党大会上的演讲。“在工党内部有很多人希望布莱尔卸任,但也有一些人不是这样想的,不过布朗的演讲看起来很有雄心……布朗确实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她最后在评价布朗的时候对记者这样表示。
■双布之争
声誉受损“逼宫”案
布朗1968年加入工党,作为党内的关键人物,他和布莱尔两个人曾经是亲密的战友,但是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二人关系跌宕起伏。在1997年工党大选之时,布朗和布莱尔都是工党内部的政治新星。
一直都有传闻称,为了给工党争取更大胜算,避免党内竞争削弱工党在大选中的支持率,布朗最终同意退出竞争,但也获得了布莱尔的承诺,即在他第二任首相任期过半后让位给布朗。但是布莱尔又谋求再次连任,才引起了近来的“逼宫”风波。
8月底,布莱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然拒绝透露具体的离任时间表,但是9月初,工党内部支持布朗的成员形成了“逼宫”高潮。9月5日,唐宁街10号接到一封有15名工党议员签名的联名传真,要求布莱尔必须明确辞职的时间表。第二天,7名工党内阁成员宣布辞职,而同一天布莱尔和布朗进行了长谈。据说二人互相大喊,转天布朗就对外宣布:“昨天我会见首相的时候,我对他说———就像我在很多场合说过的一样,我今天再重复一遍———现在是他做决定的时候了。”
布莱尔在逼宫风潮中不得不表明自己在一年之内辞职,但是布朗也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好处,很多人认为他一手操纵了“逼宫”的阴谋,他的声誉因此下降。根据最近英国《每日电讯报》做的一项民意调查,只有20%的被访者认为,布朗会成为比布莱尔“更好的首相”。
(储信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