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未来几年内,我市将“构筑以国有博物馆为主导,重点建设专题博物馆,支持引导企事业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兴建行业博物馆,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个人收藏陈列馆的发展体系。在我市现有‘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华饮食博物馆等20余个博物馆的基础上,力争在2010年前,全市博物馆达到100个。 ”这是9月26日,副市长王玲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上作关于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作的表述。
我市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东北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市现已发现文物遗存1100余处,其中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60处。目前,我市正在筹建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陈列馆、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陈列馆、沈阳金融博物馆等一批新馆。其中,新建的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陈列馆,将复原1943年至1945年战俘营房、日军司令部、战俘医院情景,使之成为反映国际重大题材的国际一流陈列馆;根据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市将腾迁北陵电影院,建设沈阳市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为我市再添一处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遗迹;利用边业银行旧址建设沈阳金融博物馆,预计年底前正式对外开放。届时,该馆将成为国内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陈列手段最先进的金融专题博物馆。
根据有关规定,市政府鼓励民间和驻沈企事业单位兴建行业博物馆。近几年来,我市已正式审批并开放了沈阳老龙口酒文化博物馆、沈阳钟表博物馆等多个专题博物馆。此外,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东北大鼓、谭振山民间故事、京剧唐派艺术、评剧“韩、花、筱”三大流派艺术等项目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奉天落子等七个项目入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民传统二人转等17个项目列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边铁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