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即将出台
安全水不等于健康水
饮用水安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目前,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建设部和卫生部等参与制定的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完成论证和审核,即将颁布实施。 而21年后的首次标准修订,将人们的目光又一次集中到饮水安全和健康的话题上来。
据了解,新国标的检测项目将由35项增至106项,与国际标准相吻合。其从根本上对水质提出要求,确定了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标准,并再次明确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pH值)在6.5-8.0间。
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普遍存在有关饮用水的误区,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误认为“安全”的水就是“健康”的水。
安全水≠健康水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好水标准,即使是安全的、干净的水,也不等于是健康的好水。健康好水应该满足以下几个递进性要求:1、没有污染,不含致病菌、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2、含有人体所需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3、生命活力没有退化,呈弱碱性,小分子团水,活性强等。
专家认为,现在还有一些错误观点,使百姓偏离了正确饮用水的方向。
盛放桶装水的水桶会被反复回收再利用,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真菌感染。纯净水太过“纯净”,所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被滤去,反倒未必对健康有利。人工矿物质水,偏面的迎合了对少数几种矿物质的要求,没有考虑到矿物元素的均衡。更重要的是纯净水和人工矿物质水由于技术条件原因均呈酸性,而国内外众多专家研究证明:人体酸性化是百病之源。
另外,目前市面上不少“健康饮料”中含有糖、食用色素和食物添加剂,虽然尚无明确研究显示其有害性,但也并不表明它们就一定无害。因此,专家建议,特别是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应该少喝含糖饮料。
新标准让水安全得到监督保证的同时,水健康也更需要关注。如依云、富维克、农夫山泉等,取自天然优质水源,含有均衡的天然矿物元素,呈弱碱性,ph值在7.3左右,都是可以信赖的健康好水。
当然,最根本的一切还必须从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