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是中华文化大花园中一支别具特色的绚丽奇葩,是多元一体、同生共荣的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由汉文化、苗瑶文化、百越文化、氐羌文化和夷濮文化诸系统组成。这些文化系统又包括若干子系统,如汉文化中有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两粤文化及中原(黄河)文化、江南(长江)文化和其他区域性文化的内容。 可谓是近川者似川,近楚者似楚,近粤者似粤,近滇者似滇;但又并非是川、楚、滇、粤等文化特征所能名状的一种似是而非、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而不同,带有浓厚山野韵味和古朴等地域特色的喀斯特“山地文化”。其中又因地理、气候、历史、政治等特殊因素而形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孤岛”,如安顺云山屯的屯堡社区,其语言、服饰、习俗及居民成分、社会历史同明清两代因经营、技艺、逃荒、避难等原因而零星流入、分别散居于贵州各地的其他汉族居民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明代屯军后裔的大多数至今仍然生活在石墙围筑的屯堡内,仍然聚族而居。他们的语言和女性服饰、婚丧、节庆等习俗也未受朝代的废替冲击而发生改变。他们依然按照其先祖们入黔时从江南一带带来的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屯堡文化”。此外,花溪镇山村的布依族石板房文化、雷山西江镇的苗族吊脚楼文化、黎平肇兴的侗族鼓楼文化、六枝梭戛的长角苗服饰文化、花溪青岩镇的多元宗教文化、镇远氵舞阳镇的青龙洞文化以及三线建设时从全国各地迁入的军工文化等等,都是这种“孤岛文化”的见证。然而从整体上看,贵州文化仍是一种“五方杂处”、多元一体、同生共荣、和而不同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最基本的特点是靠山吃山,衣食住行(包括用具),无不同贵州的山和石头有着密切的关系。贵州民间所谓的“高山彝苗,水仲家(布依族旧称),仡佬住在石旮旯”,“苗家住山头,夷家(指布依族)住水头,客家(指汉族)住街头”,以及屯堡人“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等等,则是这种“山石文化”的生动描绘。
众所周知,贵州是一个石灰岩溶特别发育的喀斯特自然王国。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了贵州万象纷呈、奇特迷人的喀斯特自然风光,成了民族文化特别是节日文化和民族风情、习俗的原生态博物馆和保鲜库。许多在全国其他地方早已绝迹的文化习俗,如地戏和傩堂戏,在贵州却还完整鲜活地保存着。特别是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神奇古朴而原始的宗教巫术和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如彝族同胞的变人戏“撮泰吉”、水族的拜霞习俗、苗族和布依族的牛王崇拜、瑶族和羌族的石头崇拜等等,千百年来一直盛行不衰。贵州是民族节日最多,节日内容最丰富,表现形式最神奇独特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多达数百个,除有各民族的共同节日春节、清明节、谷雨节、立夏节、芒种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等之外,每个民族还有各具特色的节日和民俗礼仪,如苗族的祭鼓节、龙舟节、敬秧节、祭山节、芦笙节、杀鱼节、姊妹节,彝族的火把节、采药节,瑶族的达努节、盘王节、赶鸟节,布依族的龙王节、玩山节,侗族的土王节、播种节、花炮节、月也节、萨堂(祖母)节,水族的端节、丰收节,土家族的牛王节,仡佬族的拜树节……从年头到年尾,贵州有各种节日1000多场次,自古就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说。
贵州各民族人民千百年以来,一代又一代在喀斯特岩溶土地上,创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文化类型,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习俗,古朴的民族民间艺术、神秘蛮荒的历史回归色彩,以及原始神话、巫鬼文化、夜郎文化、建筑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傩文化、蜡染文化、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体育,极富历史特色、山水特色、民族特色、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无不打上了喀斯特的深深烙印。集喀斯特山石、峰丛、水景、洞穴、林木等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浓缩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精华。无论是黄果树瀑布的雄浑瑰玮美,还是龙宫的幽邃神奇美、织金洞的琳琅玉丽美、红枫湖的空蒙奇秀美、甲秀楼画栋朱帘的玲珑美,它们都是大自然和人类神奇的杰作。以贵阳这座喀斯特山水园林城市为中心所分布的八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个国家森林公园、十九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个国家历史名城以及四十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二百个已开发的旅游景区(点),均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人称“天然大空调”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它们或以喀斯特山地峡谷景观为主,集山景、石林、奇石之奇险峻秀于一身,显现出葱郁、翠绿、巍峨的神奇风貌;或以喀斯特瀑布、峡江、湖泊、水库、泉潭为一体,形成扑朔迷离、气势磅礴和恬静清秀的绚丽景观。以洞穴堆积物丰富多彩的喀斯特洞景则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琳琅满目,鬼斧神工,给人以神秘和奇美的无穷享受。
文化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的根和灵魂。以贵阳和历史名城遵义、镇远氵舞阳镇等为代表的城镇文化设施及城池、庙宇、道观、僧寺、楼台、亭阁、殿堂、民宅等等建筑,既保有主流(中原)文化的共性特征,又有区域文化的明显特色,打有深深的喀斯特烙印。而以长征文化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资源,特别是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北红色旅游区,是当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实现“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伟大战场;是神奇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丰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红色旅游区。确切地说,贵州文化不论是史前文化、历史文化、近现代文化民间习俗、民族风情和节日文化,还是旅游文化中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也不论是都市文化,还是红色旅游文化,无不打上喀斯特岩溶的明显印记,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山地文化。应充分利用文化自身的丰厚底蕴和资源优势,认识经济和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以及文化产品在生产活动中的经济属性,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产业链,带动城市商贸、服务、文化交流及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创造商业价值,产生社会效益,培养和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愉悦,培育人们团结爱国、和平统一、刚健自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贵州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优势。
文化产业是一个涵盖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制品、演出展览、文化娱乐、文化信息、策划创意、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竞技等在内的产业系统,是公认的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最为有效的突破口。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规模和结构、社会化和产业化程度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我国形成以资本为纽带而非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纽带的真正意义上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和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业、咨询业、广告业和旅游业的体制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文化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个庞大的文化需求市场正在形成,新的文化消费浪潮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到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精神文化需求增长,贵州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贵州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4年,贵州居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的消费价格指数为101,比上年增长了1%;旅游业快速增长,省内旅游2480.37万人,比上年增长35.2%;实现旅游总收入167.6亿元,比上年增长43.5%,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升综合国力,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根据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原生态的人文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极为丰富以及城镇文化产业门类齐全的实际和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的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地方文化法规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合理化进程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保障机制;制定文化企业用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文化产业政策;构建与WTO(世贸组织)原则相适应又符合中国国情和贵州省情,并适应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管理与产业运作机制。
文化产业具有认识价值、思想价值、教育功能、审美价值等特点,又具有商业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娱乐价值等要素。因此,既不能按照纯粹的物质资料生产来要求文化产业,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仅从事业的、精神的层面来要求文化产业,只强调意识形态性质、思想教育性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实行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和公共化,使民间资本、民营力量和政府、国家的资本共同组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政府可安排专款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应的管理使用办法,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并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社会捐赠,并对艺术的投资、捐赠实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参与,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要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进行文化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和集约化程度,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促进文化产业和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使贵州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朝阳产业”。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体系,以“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整合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地方特色资源、民俗资源和其他(如媒体等)社会资源,将红色旅游资源和各种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编排出以长征文化为纽带的系列精品旅游路线,打造长征文化旅游品牌。以文化旅游为龙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旅游、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化艺术市场开发的有机结合,促进各种文化产业的融合和共同发展。要围绕少数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特色,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文化艺术演出业、出版业、影视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合度,以创新的产品、新的卖点和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有机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立足省内,发展国内外文化经营,拓展对外文化产业经营,鼓励文化产业部门扩展对外代理、经纪业务,如对外代理演出、展出,建立健全对外经营服务网络,增强贵州文化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竞争力。要努力打造一批既有艺术品位又有市场卖点的文化品牌剧目,扩大品牌效应及其示范先导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扶持大中型国有文化企业打造和树立自己的品牌,不断投资制作自己拥有版权的演出产品,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摸索出一套新的演出产品生产和输出模式,以高新技术和全新营销服务模式为先导,建立演出票务营销网络系统。为此,必须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熟知国际文化市场的人才,逐步形成懂文化、善经营、通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团队。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放宽市场准入。
作者:蒋楚麟 蒋南华 何积全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