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
将回港搜集劳务工文物
搜狐新闻推出专题协助征集劳务工文物,尽力促成劳务工历史博物馆
南方都市报记者 高爽/文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单增辉/摄
本报讯(记者
高爽)本报与宝安区文化局共同面向全国征集有关中国第一代劳务工生活的文史实物和档案资料、筹建“宝安劳务工历史博物馆”一事于上周见报后,引起深圳劳务工的广泛关注,搜狐新闻表示,将推出专题协助征集第一代劳务工文物,尽全力促成此事。
搜狐新闻昨日已经推出专题,对散落在全国的第一代深圳和宝安的外来劳务工发出倡导,征集他们保存的劳务工文物。搜狐新闻有关负责人认为,筹建国内第一家针对外来劳务工的博物馆,是对劳务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有很强的纪念意义和社会价值,搜狐新闻将全力配合南方都市报和宝安区文化局,玉成此事。
昨日上午,记者与宝安区文化局有关人员来到有“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之称的上屋电业(深圳)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冯志根表示,他们将于近日回港搜集当年劳务工文物,包括废旧机械等。
“我们在内地吃了第一只螃蟹”
首家三来一补企业负责人讲述到深圳办厂经历,作为港人他见证了深圳前进的步伐
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史
1978年12月,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1979年春节后,位于宝安县的工厂开工。首批工人30多人均是上屋村的村民。
1988年,香港电业有限公司将50%的生产任务转移到深圳,厂名变更为“电业制造厂有限公司”。
1993年,公司再度更名为“上屋电业(深圳)有限公司”,全部生产线迁至上屋电业,在香港只保留行政、研发等部门。
2003年,上屋电业又在龙岗建厂,研发部门也全部迁到深圳。
当年,香港电业有限公司年营业额是三四千万元左右,现在超过当年10倍,达到5个亿左右。
1977年年底,冯志根从文锦渡进入深圳,经布吉,再翻过大山来到石岩。“转眼就要30年过去了,今昔对比,深圳的变化天翻地覆。”冯志根感叹。
冯志根,香港人,早年在台湾大学读机械系,第一份工是英美烟草公司生产部,之后进入香港电业有限公司,1977年年底,受命来内地建厂。
合作协议被市博物馆收藏
有专家认为,这家工厂就是“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当时我们得到了内地改革开放的信息。”冯志根回忆,他首先找到的是当时的广东省二轻工业厅,“他们很欢迎我们来投资”,在得到批准后,他们将厂址选定在宝安县石岩上屋村。
冯志根提供给记者当时签署的一份三方协议,甲方为深圳轻工工艺品进出口支公司和宝安县石岩公社上屋大队加工厂,乙方为香港怡高实业公司(香港电业有限公司下属公司),签署日期为1978年12月18日,“……在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双方代表就发热线圈来料加工业务,进行了充分协商,一致同意达成协议如下……”
这份协议后来被深圳市博物馆收藏。有专家认为,这家工厂就是“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签约那天,为了欢迎香港来的客人,上屋村特地杀了一条黑狗,就挂在村委大门上,这让冯志根哭笑不得:“我个人是不吃狗肉的。”“老实讲,当时手续方面非常简单,批复选址时间都很快。”冯志根没有感觉到两种体制下办厂有本质上的区别。
为什么到深圳办厂
“比在香港请工人要节省10倍以上成本”
为什么到深圳办厂?冯志根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香港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在香港请人做工难,而且工资也高。”当时电业有限公司在香港支付工人工资每天要100多块港币。公司高层商量进入内地,就是要降低人工成本。
上屋电业的老员工们,大都习惯性地把当年的工厂叫做“线圈厂”。这是因为1979年春节一过线圈厂正式开工时,工人们惟一的生产内容就是加工吹风机发热器中的线圈。
上屋村委当时办公的地方是一座两层的小楼,一层村委办公用,二层大概400多平方米就成了线圈厂的厂房。全部30多个工人都是上屋村的村民,“这一批人,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由农民一步迈进工厂的。”
冯志根从香港带来几名技师,负责对新进工人进行培训,大概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工人才能独立生产。
在深圳创办线圈厂,电业有限公司投资30万元港币,其中四部机器和其他设备等硬件占一半,现金投入占一半,运作起来之后的追加投入,冯志根两手一摊,表示无从算起,但从生产成本上,“要比预想的更加节省”,冯志根想了想说:“比在香港请工人要节省成本10倍以上。”
电业有限公司在香港当时有工人700多,一个月要发薪水200万元左右,线圈厂当时工人都是按照计件支付工资,成熟后的技术工人工作一天,可以领到9元钱的薪水,月收入200元左右。但在技术没有熟练以前,工人们领到的薪水是打了折扣的,这在进厂之初就说得清清楚楚。上世纪70年代末期,村民们从农田里走进工厂,对这个工资标准欣喜异常。
在内地的厂房一扩再扩
经过20多年发展,该公司逐步从香港彻底迁入深圳
1979年年底,线圈厂的工人已经扩充到150人,线圈厂在村委旁边建起了一座两层的厂房,把生产车间整个搬了过去。
冯志根告诉记者,电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创办线圈厂的整体计划是:生产产品所需的配料,工人逐步上手以后,会将更多的生产任务交给深圳线圈厂,直到将生产难度大的产品成品生产移至深圳。
到1988年,电业有限公司已经将50%的生产任务转移到深圳。线圈厂也搬入新厂房中,厂名变更为“电业制造厂有限公司”。一年后,电业制造厂的产量达到每天5000件的水平,4条生产线同时开工,工人数也增加到400多人。
1993年,电业制造厂有限公司再度更名为“上屋电业(深圳)有限公司”,公司将全部生产线迁至上屋,在香港只保留行政、研发等部门。
2003年,上屋电业又在龙岗建厂,电业有限公司研发部门也全部迁到深圳。
生产区域是否继续内迁?
深圳人工成本虽然升高,仍有地源、交通优势
当年电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建厂,看中的是深圳低廉的人力成本。现在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当年相比,深圳的人力成本显然上涨。冯志根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想过将生产区域再继续迁入内地?
冯志根回忆,1978年线圈厂选址时,除了石岩还有惠州备选,“公司合作过的一个朋友知道我们要到内地建厂的消息,极力推荐我们去他的老家惠州。”为此,冯志根还专程到惠州考察过,就因为一条:交通不便,被否决了。
深圳的人工成本升高后,冯志根考察过河源、博罗等地,这些地方确实比深圳有优势,在地价方面,人工工资方面都要便宜很多。“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升高了,还是得不偿失。”冯志根认为,为什么靠近香港的地方发展快,往来便利,“速度”是最大的优势。
作为港人,冯志根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前进、深圳在前进、企业也在前进。冯志根透露了一个数字,当年电业有限公司每年的营业额是三四千万元左右,“现在超过当年10倍,5个亿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