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9月28日电 记者刘亮明报道:长春市开安镇新开河村56岁的农民樊树新高兴地说,他家6口人,种15亩地,能收1万多公斤玉米。要在以前,早就为卖粮头疼了,但如今却一点用不着犯愁,因为自家养了近100头猪需要饲料,很多粮食深加工企业也早就盯上了。 这已成为吉林省发展粮食经济的真实写照。农民和各级领导再也不用为卖粮难而坐卧不宁了。
吉林是我国产粮大省,去年粮食总产量已达516亿斤。“粮食大县、财政穷县”曾经是吉林最头疼的问题。粮食少了,影响国家安全;粮食多了,又卖不出好价钱。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放弃土地,远走他乡。政府为收粮、储粮、处理陈化粮费尽心思,最多一年需要补贴45亿元。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吉林省委、省政府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提出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逐步打造形成了以“粮变肉”为目的的养殖业和以粮食为工业原料的加工业两只轮子,实现了粮食由生产优势向产业经济优势的转变。
“粮变肉”工程最先让农民尝到了粮食转化增值的甜头,近年全省畜禽年过腹转化玉米已达100亿斤左右,每斤粮食可增值0.3元左右。
以粮食为工业原料的加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吉林燃料乙醇集团等一批玉米加工企业迅速壮大。2005年,吉林省玉米加工能力已突破800万吨,加工量达到650万吨。全省工业企业年消耗玉米总量已占到全省年玉米产量的36%。现在农民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出售玉米,什么时候卖、卖给谁、卖多少,主动权都攥在自己手里。以玉米为原料的新型工业的兴起,更让农民看到了种粮的希望。
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说:“粮食不仅要解决人们吃的问题,要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就得跳出农业来思考农业,要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解决农业问题。”2005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已和汽车、化工两大产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