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他是省内第一个“回炉”技校学技术的大学生记者昨日与他面对面探讨大学生“自我拯救”的原因
30岁的钟传军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大专毕业生,在社会打拼8年多后,他于今年9月到一所技校“回炉”学手艺,成为该学校年龄最大、学历最高的特殊学生。 大专毕业“回炉”读技校,钟传军也是省内首个吃螃蟹的人。
大学生“回炉”读技校是资源浪费还是务实增值?一时争议四起。
大专毕业 初次创业血本无归
1994年,安岳县贫苦农家子弟钟传军以460多分的成绩考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1997年大学毕业后,他豪情万丈地决定自主创业,以改变家庭贫穷面貌。但命运却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因为学非所用,几次创业经历都让他血本无归。1997年,钟传军东拼西凑地找来5000多元钱,在成都西南食品城开了一家食品店。为了节约成本,钟传军舍不得雇用小工,店里的所有事情一人包揽。他每次进货都天不亮就急匆匆地往批发市场跑。然而,由于没有从商经验,“拼命三郎”似的工作却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盈利,2个月下来本钱只剩下几百元。
失意的钟传军还搞过干杂销售、倒卖水果,都以经营惨淡收场,最后落魄到连房租都不能支付。失意的他不得不回到家乡安岳,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年轻的钟传军感到深深的绝望……
初闯江湖 好高骛远屡屡碰壁
2000年7月,不甘心的钟传军南下浙江打工。虽然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应聘行政管理员和计算机方面的工种却屡屡碰壁,因为学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了,本科生都起堆堆。
据钟传军称,他刚到浙江,怀揣1000元,当时眼光十分高,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一般普工根本看不起,找的都是一些行政、文秘和办公室的活儿。记得2000年7月底,他去应聘一个办公室文员工作,月薪800元。“面试时,我吹嘘自己曾经在办公室干过,并且对电脑特别熟悉。”钟说,面试虽然通过了,可在实际操作时,对如何整理办公室资料,如何分类,如何建立员工档案等却慌了手脚,最后,他被辞退了。
沿海打拼 初尝做技工的甜头
眼看身上的钱快用完了,为了生活,他不得不“降低身价”应聘工人,在生产摩托车配件的浙江吉利集团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集团规定,所有的职工一律从基层干起,钟传军干的活是最累但赚钱最少的配件清理工作,就是把笨重的配件用砂纸一个个清理干净,每个月起早贪黑也不过300多元的收入。
“我发现厂里有一群工人,上班时间不长,随便摆弄几下机器,调试一下仪器,每个月最少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比行政人员的收入高,我太羡慕他们了!”受过高等教育的钟传军心思灵活,打听到这些高工资的人都有一技之长、有的还是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勤奋聪明的钟传军很快拜师学艺,与这些师傅打成一片,并“偷学”了一些磨具方面的知识,工资也由最初的300多元涨到1500多元。
这个来自内陆的小伙子,第一次尝到了有一把好手艺的甜头,从此就像着了魔一样 ,整天琢磨起配件调试的手艺来。
技术不精 让公司损失十多万
2004年初,钟传军来到妻子的家乡洪雅县。凭着自己的手艺,这次他很快在四川英集精密铸造集团找到了一个技术活儿,做制壳工艺,这是铸造行业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
“铸造可不简单,学问多着呢,单是制壳就有十多道工序,拉磨、铸焊、制壳、脱蜡、冶炼、焙烤、浇铸、清沙……”说起自己的工作,钟传军就是一脸自豪。但在去年2月,因为钟传军的一次技术失误,让集团的10多万元投资打了水漂,说起那次失误,钟传军就心存愧疚。因为自己在制壳时计算错了硬化剂的比例,导致壳的硬度不够,3吨多的进口铸造材料一次性报废,直接损失就是16万多元。
自我召回 “降格”回炉学技术
“这次失误让我意识到,仅凭偷师学艺,不能掌握过硬的本领!”钟传军说,当时他就下定决心,放弃工作,重新回学校学手艺。随后他通过考察,决定到四川联合经济学校学数控。今年9月初,他成了该校数控11班最大的学生,西装革履的他,在一大堆休闲服、运动装中显得十分显眼。对此钟传军并不在意,他最高兴的是又学会一种新的机床数控操作了。“我对数控的前景很看好,等我领取到技师职业资格证后肯定不愁没有好的工作!
·面对面·
要生存 个人就要适应市场
谈“回炉”:什么技术赚钱我就学什么
记: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到技校学习技术?
钟:我在沿海打拼几年,参加了很多场现场招聘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像我们这种专科毕业生,工作并不好找,特别是相对冷门的专业,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相反,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种,只要有技术,即使没有学历也非常吃香。许多工厂都在招技工,并且给的待遇十分丰厚,然而招普通工人,去应聘的人是一长串,挤破头也难找到一份工作,我觉得是市场使然。
记:你已经是大专文凭,现在反过来到技校学手艺,有没有觉得不划算呢?
钟: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肯定是瞧不起干手艺活的,但是我在浙江打工的几年长了见识,高级技工是严重的供不应求,什么技术赚钱我就学什么,只要有了高级技工资格认证,走遍天下都不怕!
谈风险:为了掌握过硬本事 付出值得
记:你学习了3年的电子信息工程,现在弃而不用转学数控,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
钟:当时选专业时头脑发热,选热门学科,根本没有分析市场前景。要生存,个人就要适应市场,市场不可能迁就个人,既然技工紧俏,大学生“富余”,我为什么不“回炉”从新学习手艺呢?
记:放弃正在起步的工作,用3年的时间来学习数控专业,这个成本是不是太大,考虑过风险问题吗?
钟:我掌握的技术已经到了瓶颈,不可能再有进步了,进学校系统地学习,说白了就是要拿下几个金牌证书,报纸上说,现在数控车工最高年收入达10万元。为了掌握过硬的本事,承担风险是必然的。
谈规划:这是适合我的选择 没有普遍意义
记:现在大学生就业艰难,可是又不愿意干技工,你怎么看?
钟:面子问题嘛,现在大学生本来就处于“富余”状态,很多人还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的,其实学习一门过硬的手艺是最吃香的了。
记:读了技术学校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而读大学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钟:这个还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的个性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决定了我选择回来读书,这是适合我的选择,但我不觉得有普遍意义。
·相关看法·
老师评价高 父母叹可惜
同学看法:他经常讲学门技术很重要
钟传军的同学张涛说,刚来的时候,他发现班里有一个特别的人,比其他同学大很多,开始还以为是老师,后来老师介绍,钟传军是一个特别的学生,大学毕业又来读技校。
“钟大哥十分好学,自己买了很多数控方面的书籍,上机操作时,只要老师一点拨,他很快就上路了,比我们要快得多。”张涛说,因为钟大哥有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学什么总在前头。钟大哥平时给他们讲得最多的是:技术很重要,没有一技之长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
老师评价:他来“回炉”进步很快
四川联合经济学校老师杨秀东说,现在职校就业率很高,他们学校有10%的学生放弃高等教育到技校读书。他说,钟是第一个大学毕业后来技校读书的大学生。平时钟的学习十分刻苦,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上机实习上,他把自己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进步很快,操作起来十分得心应手。他们欢迎大学生回技校学习技术,这是市场的必然。
父母表示:辞职读技校无法理解
昨日记者联系上钟传军在安岳的家人。钟的父母说,他们家根本不富裕,他们又体弱多病,全靠他给点零用钱。钟打拼了几年才有了现在的成绩,并且待遇还高,可他辞掉工作去读技校,让他们无法理解,很可惜。但这是儿子的想法,当老人的无法控制,也管不了。
钟的姐姐钟传英说,父母对弟弟读书不是很理解,不过她很支持弟弟,弟弟的想法很好,学一门技术很好,也许这几年经济上有损失,但以后会赚得更多。
··
大学生“回炉”渐成新潮
广东南海区某汽车职业学校,近两年,仅大学刚毕业或工作一两年后到该校“回炉”的大学生就有近80人,大学生“回炉”渐成新潮。据合肥媒体报道:目前合肥大学生“回炉”上职校或技校,一年至少有一两千人,且呈逐年增长态势。一职校今年招收的学生中,大学毕业生占了10%以上,达1000多人。
本报记者 黄旭阳 见习记者 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