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6日,成都市被国家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从2001年提出“创园”口号以来,成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和成果?昨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详细解读了成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展现的亮点。
水系风景碧水绿树环抱成都
自从提出“创园”以来,成都就着力打造水系风景带。 到目前为止,已建成长达41公里的锦江(府南河)、22公里长的沙河滨河风景带,104条中小河道两岸全部形成林荫带。1997年成都市投入27亿元,对锦江(府南河)进行综合整治,经过整治河堤岸、治理河道、截流污水、建设滨河绿地、小游园与合江亭、廊桥等,恢复和发展了“二江抱城”的历史风貌。从2001年开始,历时4年时间,对沙河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并建成长22公里的环城风光带。近年来,成都还对市区水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使成都有了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的景观。
国宝繁育
人工种群创世界之最
成都市对大熊猫保护、繁育工作所做出的努力也为“创园”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1987年成立的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当时属成都动物园),开展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的研究保护、繁育、管理和对外交流,先后取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48项。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有大熊猫人工种群近60只,属世界之最。此外,成都虹口、白水河等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大熊猫保护所做出的努力,也受到了世界各地高度评价。
屋顶绿化
城市空间景观丰富多彩
屋顶绿化是成都“创园”成功的又一亮点。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成都屋顶绿化达万余处、200公顷,形成了多类型、多景观、多功能、多效益,以单位、集体和私人住宅共同发展的屋顶绿化新格局。
成都市园林专家杨玉培指出:地面绿化的多种效益,屋顶绿化也能充分地发挥。据测定:夏季绿化屋面与隔热板屋面比较,屋顶表面温度平均要低6.3℃。距屋面1m高处气温低1.8℃,屋面下一层室内温度低2.6℃;冬季,上述指标则分别要高3.2℃、0.44℃、0.84℃。屋顶绿化使城市空间景观丰富多彩,构成现代城市中的新视角。
从成都市中心蜀都大厦顶层俯瞰四周,许多多层、中高层建筑的屋顶都是郁郁葱葱,宛如一座座层峦叠翠的绿色小岛,构成了蓉城独特的新景观。
A 举措篇
三大工程打造成都“心、肺、肾”
昨日,成都市刚刚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后,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就提出了今后将实施的一些举措,进一步完善成都园林,力争为广大市民营造最佳人居环境。
措施1打造三大绿化战略工程
昨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巩固“创园”成果,成都市正在着手打造“城市之肺”、“城市之肾”、“城市之心”等城市绿化三大战略工程,将利用现有的城市绿化资源,打造出城市氧源林基地、城市水源涵养林和城市绿心,将新鲜空气引入城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之肺”的建造将依托熊猫生态公园和植物园以及周边的山地丘陵,通过扩展连片建设10平方公里的城市氧源林。这样一来,它就像人体的肺一样,将给成都市提供更多赖以生存的新鲜氧气。“城市之肾”———城市水源涵养林建成后,将通过“湿地”过滤掉河水中的污迹;将在城市西北主要水源方向,各建设2平方公里的水源涵养林及湿地;在市域范围内的河道两侧建设20-50米宽的水源涵养林带和湿地,长度共约150公里。此外,成都还将实施“城市之心”工程,在市中心打造绿色空间。绿心工程的建设将在城市中心区拆房建绿,形成总面积约30公顷的城市绿心公园,而在城市热岛强度大的区域建设多个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20公顷。
措施2900公里绿带包围城市
据了解,成都还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打造生态成都,从城市的东西南北延伸开来建设防护林,形成总长度900公里的“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昨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在成都市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沿成绵、成南、成温邛、成灌、成彭、成雅、成渝等七条放射状出入城通道,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长度约900公里。与此同时,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还将利用城市外环路两侧各500米宽的生态绿地,建设以苗圃、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主的防护林带,一方面为城市绿化建设储备大规格苗木,另一方面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观光休闲设施。此外,成都还将实施“绿色健康走廊工程”,就是配合绿色生态屏障打造的另一工程,建设一条直通青城山脚下的“绿廊”。据了解,绿色健康走廊的打造将从三环路—光华大道—温玉路直达青城山,在沿途两侧建设生态林带,形成宽2米、长110公里的自行车道、游人步道绿色健康走廊。
措施3城市森林公园遍地开花
根据规划,成都还将加快森林城市建设进程。构建规模化的城市森林公园;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湿地、地域性植物群落和森林生态环境;建立风景名胜区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实现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此,成都将继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继续坚持工程带动战略,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等林业“三大工程”建设成果;加快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切实抓好速生丰产用材林、竹材竹笋、苗木花卉、三木药材、蚕桑茶叶等基地建设,保持林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强化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加快建立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促进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利用。
B 反思篇
住在园林城市黑手却频频毁树
在获悉成都市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记者立即采访了成都市城管局。负责行道树执法监管的几大执法分局相关负责人就此表示,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成都在爱树、护绿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尴尬现象1黑手毁树屡禁不止
事件:7月25日,成都市城管局接到市民举报,一环路西一段的5株20年的大型行道树———女贞树被人为毁损。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调查。看到这5株女贞树树枝枯黄,地上堆满落叶,仅有几片绿叶零星地挂在枯枝上。大树根部四周低矮的灌木也齐刷刷地黄了一圈,全部干死,灌木上还残留着白色粉末。附近的清洁工人反映,晚上曾看见一名穿黑衣服的居民经常向这些树倒一些药水。4月11日,一环路北一段25棵高达15米、长了23年的女贞树竟然被连根铲断,情节之恶劣,堪称成都20年来毁坏城市行道树的“第一大案”。
反思:如何对街道行道树进行有效监管,避免被人为损坏的确成了城市绿化管理的一大难题。昨日,成都市城管局一位负责人一边叹息一边说:像这样商家店铺为了亮出自己门面,破坏甚至毁坏门前的行道树案例,在成都街头还是经常发生,虽然加强了监管处罚,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尴尬现象2“黑脚”踩秃绿化带
事件:很多市民为了走近道而践踏绿化带的行为成为成都市街道绿化管理的最大难题。从2005年4月至今,绿化损失高达近百万元。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已经多次通报了市民践踏绿地的恶习,强烈呼吁市民爱绿、护绿。
反思:对此,专家指出,成都市街道绿化带屡屡被破坏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部分路段的绿化带设置不尽合理,导致部分市民“抄近路”践踏绿地;市民破坏绿化的行为存在随意性,监管较难,处罚力度不大,只能对破坏绿地的市民进行口头教育。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杨东实习生肖一丁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