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郑川。庄小龙 摄
在广东省内,广州的移动通信市场历来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广州移动面临的内外部竞争压力相当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州移动时刻牢记回馈社会的使命,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来配合“感谢广东”活动。如同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郑川所说:“从理念到行动,我们不只是大声地说,而且是大力地做。”
据了解,广州移动自1987年在全国推出首部模拟移动电话以来,到2005年实现了“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用户数超1000万”的“双超”目标。业务收入、用户数都占到了全省1/5强,在全国各大城市移动公司中仅次于北京、上海。
郑川说,我们只有本着“迈步从头越”的信念,既要踏实苦干,又要智慧经营,才能不断成长。
在员工的内部管理方面,广州移动推出了“企业文化手机博客”和“网上沟通会”,为员工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沟通交流平台,企业文化的宣传效果也更加深入人心。
理念凝聚人心,文化形成战斗力。今年夏天,广州移动开展了“洪灾无情人有情,爱心暖流涌南粤”捐款活动。在公司为灾区人民捐赠了200万元之余,员工个人也捐款近50万元。
郑川说,中国移动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希望“感谢广东”所产生的“细胞分裂效应”将社会责任感根植于每一个广州移动人的心田。
回馈社会才能让
“企业之树”常青
记者:您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切身感受到广东移动有举行“感谢广东”活动,全力回报社会的必要?
郑川:在省公司正式开展“感谢广东”活动之前,有两件事情给我特别深刻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今年7月份,广东地区第一所中国移动-索尼爱立信“春蕾小学”在广州市荔湾区立贤小学举行了挂牌仪式,“春蕾小学”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学生们的学业或职业的延续,更是开启了孩子们对未来的希望,对社会的感恩。我在那时突然想到,我们如果能够为政府、客户、弱势群体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感恩行动,那更可以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件事是今年8月份,广州公司有幸参加了“全国质量奖”的现场评审,这也是省市公司今年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从专家们对广州公司相关工作的评价来看,省公司构建“创新型、学习型、生态型”企业的战略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广州公司正是在这种战略思路的指导下,以实际行动阐释了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也深化落实了“聚集清凉、回馈大地”的榕树理论,使得公司在从优秀迈向卓越的路上又前进了崭新的一步。
这两件事情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公司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省公司“感谢广东”的系列活动是完全有必要,而且是及时有效的。只有共建和谐社会、营造有序竞争氛围、打造卓越管理文化,企业之树才能生命常青,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感谢不能简单
看成让利优惠
记者:您怎么看待这次“感谢广东”的活动?市公司有没有一些更具体的措施来配合这次活动?
郑川:我们一直心怀感恩的情怀,并且一直以实际行动在感谢南粤大地这片沃土,此次“感谢广东”活动正是这种情怀的一次集中展现。
“感谢广东”的回馈只是感谢的一种形式,感谢并不仅仅意味着回馈或捐赠,也不能简单地与让利优惠划等号,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情怀和回报社会的感恩行动,是涉及到整个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环境营造的“系统工程”。
作为广州公司,我们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来配合感谢广东,其中有特色的有“动感地带迎新活动”和“首席拜访,增强客户黏性”等。另外,还包括全球通系列优惠活动如优惠购机、八大套餐、家庭服务计划;“聚焦军区”,成功筹办“八一”建军节主题晚会;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开展驻地服务,将服务延伸至顾客身边。
“感谢广东”体现
企业的社会责任
记者:在这些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您最大的个人体会是什么?
郑川:从全局来看,这跟之前的爱心工程、回馈活动是一脉相承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土壤。企业发展一定要确立回馈社会的战略经营观,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转化,最终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感谢广东”活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它的深远意义远远超过了活动本身,使每一位广州移动人深刻地认识到并身体力行:企业首先是社会公益的提供者,然后才是受益者,置企业效益于社会效益之中,企业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加宽广。
企业的成长有赖于客户的支持。广州移动目前客户数已经超过1000万。公司发展十几年来,客户需求也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我们则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高效的流程,去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及时、充分、持续地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以“专家”的精神开创品质卓越的移动信息服务,为大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助力添彩。
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大力奉献。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没有人心的凝聚,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中国移动始终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理解、关爱、信任和提升员工,营造员工合适的发展空间,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为企业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报记者 薛 松
面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