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廖冰兄的二女儿廖陵儿撒玫瑰花瓣追思父亲。 张伟清 摄
参加追思会的市民把一把印有廖冰兄头像的白伞放在孩子们画的廖冰兄漫画前怀念冰兄。
张伟清 摄 1998年4月,廖老欣然为《老人报》创刊14周年作《天真长寿》。 (谭国超提供)
大厅中播放着贝多芬的《欢乐颂》,挂着廖冰兄在大榕树下开怀一笑的大照片;草地上,300把白色太阳伞,东一簇西一簇地间杂在蓝色的椅子之间……没有太多的泪水,没有太多的感伤。昨天下午3时,“冰贬恶行,人道之兄”的廖冰兄纪念特展暨追思会在广州市少年宫举行。
“如果我死了,千万别开追悼会,也不要搞什么遗体告别。”这是廖老的遗愿。因此,数百人参加的追思会上仅由他的二女儿廖陵儿作简单致辞:“父亲说他自己只是一个清道夫,清扫世间的垃圾。在我看来父亲是一个透明的人,他人生与人乐其乐,为世事鸣不平。希望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不要让父亲高尚的灵魂感到孤独。”
廖陵儿还对社会各界、媒体连日来对父亲的关注表示感谢,“24日晚上,有十几个画家一起点燃了几十根蜡烛,在我家门外整夜唱歌,我一直在静静地倾听,我落泪了——不是悲伤,而是感动。”之后,人们不论身份,轮流作简短的自由发言。无论是谁,说起廖老的艺品人品,仍不禁哽咽:“人能活到这个份上,值了!”更多的人流连于院落和展厅之间,在廖老的作品和生平影像中与这位世纪老人告别。
大厅中央,是一大块方正的玻璃发光体,上面撒着999朵蓝色、黄色、白色玫瑰的花瓣,以及孩子们用彩纸折成的纸鹤。廖老生前使用的工作台放置在大厅一角,笔墨颜料,都按照原来的样子摆放。最里面墙壁上的五块屏幕,不间断地播放着廖老的生平影像画面。
蓝白两色为主的大厅显得明朗纯净。“蓝色象征平和、平等,而伞则寓意廖老的精神荫护着我们。”设计者、少年宫的简老师说。在大厅蓝色的地板上,简老师放了7个深色陶罐,其中6个完整,1个碎成片片。他说,这个设计是从廖老那幅著名的《自嘲》演变而来。
今天下午,廖老的遗体将在家人的目送中火化。不久之后,他将和自己深爱的妻子一道,被撒在他深深眷恋着的少年宫的土地上。(本报记者卜松竹、杨明)
感言——
艺术星空陨落一颗正义之星
孩子:廖爷爷为啥打烂罐子?
海珠区威威猫力源幼儿园的70多名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拉手排队走进廖冰兄纪念特展的展厅。在展厅中央的白玫瑰玻璃花台上,孩子们把折了好几天的千纸鹤拿出来,轻轻地摆放在花台上。
带队的老师告诉记者,廖老非常关爱孩子们,这次组织他们来吊唁和追思廖爷爷,希望他们从小就能感受到廖老的精神和风骨。“廖爷爷,这就是廖爷爷!”在播放廖老生平录像的屏幕前,孩子们瞪大眼睛观看。根据廖老的漫画代表作《自嘲》,展厅摆放了几个完整的坛罐和一个打碎了的坛罐。看到这样独特的展示,5岁男孩曾博华若有所思,“这是廖爷爷打碎的吧?他为什么要打烂呢?”
教师:让三坪小学没失学孩子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宋芳蓉是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小学的老师,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艰苦办学八年,自己打工为贫困的学生筹集学费。1996年,宋老师因本报的一篇报道与素未谋面的廖老结缘,并得到了廖老对学校的捐助。
宋老师喃喃地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廖爷爷吃得十分简单。有一回为了好好招呼我们,就到饭馆吃饭,叫了好多菜。那一次我看到廖老吃得很开心,我当时就忍不住热泪盈眶,我想廖老应该每天都吃得那么好,可是他却把钱省下来帮助那么多并不认识的人,我们学校的五个孤儿也是他资助的对象。廖老的心愿是出自己的一分力让三坪小学没有一个失学孩子,可他出的又何止是一分力呢?”说着,她不禁哽咽起来。
名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
“作为中年艺术家仰望的大师,群星中又少了一颗;人生与艺术找谁谈?我们又少了一位正直的长者。”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慨叹说,“我们是看着廖老的作品长大的。我对他的总结是:他是最正直的艺术家,骨头是最硬的,对青少年晚辈的扶持是最有力的。”
“林墉担任广东画院副院长就是廖老第一个推荐的,潘嘉俊调到省美协也是他做的工作。但是有人推他当美协常务副主席,他却说:让年轻人去做。”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吕成忠动情地表示,“廖老是广东美术界慧眼识才的伯乐,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推荐人才。”
著名画家张绍城表示,廖老的人格无疑值得景仰,但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同样杰出,“他在漫画中用方笔、粗笔,还有版画味道,我感觉还运用了墨西哥壁画的技法。这些东西,都是他的独创,值得好好研究”。
连日来,对廖冰兄的追思和纪念活动不断在广州各处举行:广东省文联的艺术家们回忆起与廖老相处的点点滴滴,集纳91件作品、象征廖老91年艺术人生的艺术展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人们的哀思和追忆之情在昨日少年宫的活动中达到高潮。本报记者选取几代人的话语,展现一位“以德服人”的艺术大师的另一面。
记者 杨明、卜松竹、谭秋明
“原汁原味”大义微言
已仙逝的原广州日报副总编辑王修平,解放前曾在香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商报当记者,与在港的廖冰兄交情甚深。王修平离休后创办了《老人报》(现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廖冰兄一直与王修平有来往,对《老人报》十分关心。本人曾在《老人报》工作过,受王修平所托,到过廖老家讨教。1998年4月,时值《老人报》创刊14周年,廖老欣然作画《天真长寿》(见附图)给《老人报》,以示祝贺。本人前往恭接墨宝,闲谈中,廖老兴致甚浓,上下纵横,议论风生。
廖老刚肠嫉恶,是非分明,其对世事的洞察,如著名漫画家方成所说:“他对社会问题看法之深,和他敢言的个性联系在一起。”当时廖老和我谈及社会上的许多人和事,他用幽默而通俗的语言阐述:当共产党员,应是“原汁原味”,可千万不要“胡加调料”,或“将味变酸变馊”。廖老语气激昂,大声强调:“任仲夷就是原汁原味的共产党员!”就在这兴头上,廖老在我早前置于其府以求墨宝的册面上,大笔一挥《原汁原味》四字。此“原汁原味”四字,外人不知就里,读来想必“一头雾水”,于是他在旁边加注“其含意如何,我知他知,不知而欲知者,问国超可也。九八年四月二十日冰兄志”。
当共产党员,须是“原汁原味”。而今廖老远行,其金石良言,我辈当铭镂于心,并努力践行之。
广州日报资深报人 谭国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