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廖绍芷实习生王东羽2000年,自治区文化厅、桂林市政府、中国古陶瓷研究会联合举办了青花梅瓶国际研讨会,开办了全国唯一的梅瓶专题陈列——《靖江藩王遗粹》。之后,桂林梅瓶还先后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广西区博物馆举行特别展出,在北京展出时,还举办了”外事专场“,特邀各国驻华使节参观,一时间梅瓶成了桂林市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6年过去了,青花梅瓶这个文化品牌对桂林市,对桂林的博物馆建设产生了什么样效应?
桂林博物馆长葛华谈到梅瓶有说不完的话。他说:“打造梅瓶文化工程,可以说花小钱办大事。2000年,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为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下拨了16万元经费,利用这笔不大的款项,桂林博物馆承办了一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从那以后,梅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等综合效益经年不衰,中央媒体年年来桂林寻访梅瓶文化,梅瓶成了桂林的“城市瑰宝”代表。”
桂林博物馆珍藏的300多件梅瓶堪称无价之宝。但是,过去它们只是默默无闻地躺在黑暗的库房里,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2000年,南京博物院的古陶瓷专家张浦生应邀来到桂林,在逐个看完这批青花梅瓶之后,惊叹这是瓷器版“清明上河图”,完全是国宝级的文物。不久,中国古陶瓷鉴定委员会常委、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也应邀来到桂林。他看过桂林的梅瓶后认为,就明代青花梅瓶这种个种类来说,故宫的收藏不如桂林。他提笔写下了“藏华夏陶瓷瑰宝,集明代梅瓶之最”。
葛华说:“当时,我们提出举办青花梅瓶国际研讨会的想法,就是想物尽其用,发挥青花梅瓶在文化、旅游的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我们请来了耿宝昌、张浦生等一批中国顶级专家,对馆藏梅瓶进行了全面鉴定,充分肯定它们的价值。以耿宝昌为首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的几乎全部顶级专家参加了当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确保了青花梅瓶国际研讨会高水平。2001年,在北京展出时我们又举办了梅瓶高级研讨会,特邀了中国古陶瓷、美术、文学等方面的高级专家参加,大力宣传桂林梅瓶艺术价值。”
正是有顶级专家的参与和肯定,青花梅瓶这个文化品牌受到了国内广泛关注。2000年,《人民日报》以《梅瓶——桂林的另一张王牌》题,用半版的篇幅介绍桂林青花梅瓶及相关研究工作,称桂林梅瓶的研究和展示使桂林文化与旅游又增加了一张世界级的“王牌”。2004年,“CCTV2004中国魅力城市展示”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选32个城市,桂林市政府经过多方考虑,将青花梅瓶定为桂林市的“城市瑰宝”代表。光采照人的青花梅瓶在央视现场演播厅向亿万观众展示。为桂林争得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立下了功劳。
自从2004年9月份青花梅瓶作为桂林的“城市瑰宝”亮相中央电视台后,作为桂林文化精品代表的梅瓶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2004年,央视拍摄“镇馆之宝——桂林梅瓶。今年8月央视再次派出记者寻访桂林文化,拍摄专题片“寻访靖江古梅瓶”请桂林博物馆馆长葛华介和原桂林文物工作队队长赵平介绍桂林青花梅瓶的发现和收藏情况。
对于博物馆来说,梅瓶成了博物馆建建设的助推器,它让桂林博物馆从全国众多的中小博物馆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单位。
葛华馆长说;“现在,一个新的投资200多万元的梅瓶展示厅即将施工建设。新展厅建设所需的资金将由国家发展委、自治区发展委和市政府下拨。”
原来,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的领导参观青花梅瓶陈列展后,肯定了桂林博物馆的办馆路线同时,也指出作为国宝级文物的陈列面积太小,展厅的灯光、展柜等设施与文物的价值仍不匹配。桂林博物馆为此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重建青花瓶陈列馆的报告,得到了各级发改委的大力支持。新建的梅瓶陈列馆将立体展示桂林出土梅瓶的迷人风采,展出的实物更多,信息更大,它将是广西目前最先进陈列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