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政从商看中广水种菇宝地
在2003年之前,王德平仕途顺利。当年他53岁,平稳过上几年即可退休安享清福。福建古田是著名的“蘑菇之乡”,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王德平妻弟丁荣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从事香菇、银耳出口生意,到上世纪90年代,丁荣辉办理投资移民移居秘鲁,在海外组建销售渠道,掌握主动权,后定居新加坡成立福荣食品(私人)有限公司。 2001年,丁荣辉在新加坡结识湖北广水的招商人员,优惠政策吸引了他。2002年,丁荣辉建议王德平去湖北等地考察。2002年的广水之行,让王德平看到了商机。北方种菇要给大棚供暖,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废气影响蘑菇品质,而南方种菇要供冷气降温,出产的菇子没有嚼劲,惟有地处中部的湖北在12月至次年2月种植,口感最好,不需空调,安全环保。另外,广水有种植木耳、草菇的产业基础。“不到广水种菇,到哪里去种?”2003年,王德平辞去公职,北上湖北广水开办吉阳食品有限公司。
当地建工厂赢得3万农户
王德平最初的设想是:发动种植,然后收购,加工出口。“白灵菇是啥?我种出来你不收咋办?”王德平屡屡碰壁,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在农户家里王德平找到症结:以前响应号召种这种那,种出来后没人收,亏吃怕了。王德平想,搬不走的工厂是农户的“定心丸”。为此,公司建起罐装厂。王德平承诺,签合同约定“保底”收购价,比如约定2.4元/斤,收菇时市价跌了,仍按2.4元收,若市价涨到了3.5元,则按3.5元收。另外,广水政府给予了极大支持,给农户养白灵菇每袋补贴0.1元。这三招下来,吉阳公司赢得了农户信任。当年,吉阳发动广水5000余农户,共试种白灵菇100万袋。2004年,近3万农户加入种植行列,共种白灵菇500万袋。统一标准保证质量白灵菇香飘50个国家“食品生产是一项良心工程”,吉阳公司95%的产品出口海外,质量控制更为严格。种蘑菇的培养原料是棉籽、麦麸、木屑等,有无农药残留,将直接影响产品品质。为此,吉阳公司派专人去河南等地采购原料,在采购原地要经过多次化验,防止二次污染,运回广水后再进行化验,之后才按采购价卖给农户。他深知,只有让绝大多数的农户赚到了钱,公司才能不断扩大规模。为此,王德平在每个村都派驻技术员,指导农民种菇。良好的质量,令广水白灵菇通畅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地50余国,去年,吉阳公司创汇1500余万美元,创税480多万元,成为广水“纳税十强企业”,出口创汇位列第一。
人民币升值转战内地市场
人们买白灵菇,喜欢雪白雪白的,殊不如,正常的干货要么发黄,要么发灰。雪白的看上去光鲜,其实全是用硫磺进行了漂白处理,势必造成含砷(砒霜的主要成分)量超标,影响食用者健康。去年5月,北京媒体曝光了一次蘑菇干货的检查结果,大批产品被查封下架。这时,供货商们找到了以前没有“看相”的吉阳公司产品。吉阳产品大举进入北京市场。白灵菇原产新疆戈壁,民间誉为“天山神菇”,餐饮业则称为“素鲍鱼”。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口感似肉非肉与鲍鱼媲美。从前,王德平的市场重点在国际市场。在北京市场的成功,王德平决定转战内地。武汉市有800多万人口,白灵菇市场很大。王德平打算先以半成品抢夺高档酒店,后以即开即食的罐头装打进连锁超市。一周前,他刚刚与小蓝鲸酒店签订了供货协议。人民币不断升值,也是转战内地的重要因素。王德平说,公司一年销量1500万美元,以前1美元可兑8.2元人民币,现在只能兑7.9元,0.3元的差价对公司就是450万元人民币的损失。“专事外贸的生产企业,都必须看到这一点,同时果断扭转战略方向。”记者凌云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