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岛内外政治现实脱节 陈水扁"台独宪改"难成
【作者】本报特约撰稿 彭维学
陈水扁力推的“台独宪改”与岛内外政治现实脱节,不可能成功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9月24日,陈水扁在民进党举办的“宪改”研讨会上声称,“当现行宪法领土范围与现实完全脱节,应认真思考予以必要的处理”。 这一涉及修改“宪法总纲”、变更“领土、国号”的敏感议题,是陈水扁转移岛内如火如荼的“倒扁”运动焦点、争取独派支持的惯用手法。但因与岛内外政治现实脱节,“台独宪改”不可能成功。
“台独修宪草案”四案并陈
陈水扁表示,他去年、今年元旦讲话都明确表示“台湾是我们的国家”,“面积只有36000平方公里”,这样的叙述“绝大多数台湾人都会接受并支持”;现行“宪法”中的“固有疆域”包括“外蒙古和中国大陆”,但“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联合国会员国都是主权独立国家”,是“与台湾完全互不隶属的另外两个国家”。
陈水扁的这一谈话透露出三点信息:第一,两岸是“互不隶属的两个国家”;第二,“台湾是一个国家,面积只有36000平方公里”;第三,未来“修宪”将涉及“宪法总纲1~6条”中的“主权、国号、领土条款”,而且经由“公投复决”进行。其中,第三点显然是陈水扁讲话的核心。
据称,民进党“宪改”草案原本只有不修改“宪法总纲”的“总统制”与“内阁制”两版本,在陈水扁的鼓动下又增加了修改“宪法总纲”的“总统制”与“内阁制”两版本。四套版本将在10月4日民进党中执会中讨论定案,10月8日则举行最后一次“宪改”研讨会。
陈水扁再向“独派”交心
自2003年9月抛出“催生新宪说”、2005年8月正式启动“第二阶段宪改”以来,陈水扁多次向美国承诺不会修改“宪法总纲1~6条”。9月初“过境”美国关岛、会见“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时,陈水扁再次保证“修宪不会触及变更领土范围”。但他此次出尔反尔抛出“台独宪改”议题,既有推进“法理台独”的考虑,更主要的是再次上演以“统独牌”摆脱困境的老把戏。
在陈水扁的政治算计中,如果能够通过“宪改”,就可确立“台湾”作为“主权独立国家”的“法理定位”,实现“新宪法、新国家”的“法理台独”目标。即使此一目标未过关,陈水扁当局也企图通过“自下而上的全民运动”,通过形形色色的“台湾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讨论,进行“台独思想”扎根、培植以“台湾”为核心的“国家与民族认同”。
目前陈水扁弊案缠身,“执政”基础只剩下深绿部分,“独派大老”的支撑更是缓解“倒扁”压力的关键。因此他必须在“台独”议题上有所作为。“中正国际机场”正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公投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与“台独修宪案”如出一辙,用意都是向“独派”交心。
美国施高压 台当局退缩
但从岛内外形势与主客观环境看,无论是通过体制内“修宪”,还是体制外“公投制宪”,陈水扁都难以实现其“台独宪改”美梦。
首先,由于陈水扁政治跛脚,导致推动“宪改”这一重大议题的能力和正当性严重削弱,难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台独宪改”议题出笼后,主流媒体及各“在野党”纷纷质疑陈水扁此举旨在转移矛盾焦点,就连党内“三大天王”吕秀莲、苏贞昌、谢长廷都婉拒出席民进党“宪改研讨会”。苏贞昌更是公开与陈唱反调,强调“有关主权、国号、领土变更不是那么简单”,“若无各方共识,修宪不可能成功”。
其次,有关“领土变更修宪案”的“法律门槛”更是难以跨越。目前“制宪”必须经过“立法院”四分之三的“立委”同意,“法定选举人”的半数投票通过。在蓝绿实力相当的形势下,“台独制宪”难以跨越两道门槛。
第三,美国反对“制宪”的高压让陈水扁不得不慎重对待。9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凯西表示,美国“不允许台湾涉及领土定义的宪改程序”,美国“非常严肃地看待”陈水扁“一再保证的承诺”。在美国的高压下,台当局随即作出“退缩姿态”,声称陈只是探讨“宪法”有关条文是否有讨论空间,“没有要修改这些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