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9月30日讯昨天,交通部北海救助局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十一”黄金周及冬季海上救助待命工作做出调整。据介绍,这次调整主要强调以快制胜,方案调整后,烟大航线船只如发生险情,救助力量到达现场用时将比调整前大约缩短1/3。
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冬季季风影响,渤海湾历年来都是我国冬季海上事故多发区。针对初冬天气特征,北海救助局将于10、11月份在京塘港外增加冬季待命点,并在渤海湾中部设立待机点,部署一艘6000KW以上的大型救助船,平时在京塘待命点值守,当强冷空气来临时阵地前移,随时出击。
从2003-2005年我国北部海域事故分布情况看,成山头附近事故发生率最高。为加强此水域的救助力量,充分发挥求助快艇的作用,北海求助局计划将近海快速救生艇“华英395号”从秦皇岛基地调往荣成基地龙眼港。
根据渤海湾冬季事故发生率较大及中西部待命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拟将龙口1940KW待命船撤至东营执行冬季待命;平时在黄河口大烂泥锚泊,当强冷空气来临时,移至曹妃甸外,处于上风待命,保证救援速度。考虑大连基地港内冬季避风条件较差,将“华英394号”调往南隍城港池执行冬季待命。
为加强烟台-大连、烟台-旅顺客滚航线的救助力量,大连待命点的1940KW救助船舶改换为3200KW救助船舶及以上大型船舶待命,同时准备将“北海救201”部署在大连港。
(立仕 张宁 初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