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立方米“南水”后年进京
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量超过三峡工程
本报记者冯瑞
昨天,南水北调文物保护世纪行采访团回到北京。
采访团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出发,沿干渠流向北上,驱车行程接近2000公里。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一座座罕见的文化遗存、一个个火热的施工工地,令京城老记们嘘唏称奇。
现场看到最多的就是考古队员们与工程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留给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的时间太紧太紧,文物保护工作量太大太大。
采访的同行们感叹:在快一天把甘甜的丹江水引入京城的同时,竭尽全力保护好这份尘封的瑰宝,穿越历史与现实,为了明天保护今天。
文物保护量超过三峡工程
随同我们采访的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孟所长有句口头禅,“在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淹没区考古发掘的工地上,一脚可以踢出一件文物来”,话虽有点夸张,但最近两年,特别是今年发掘出的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研究价值极高。
孟所长介绍,去年,在郧县老幸福院墓群发掘了4600平方米,揭露了从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墓群,出土遗物有陶器、瓷器、铁器、铜器、银器及饰件,这些对认识了解研究鄂西北地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俗、丧葬制度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丹江口水库大坝上,大坝的加高施工工程即将启动,大型的施工机械正在运往现场。湖北省文物局的有关人士介绍,2010年,大坝将由现在的162米提高到176米,水位提高不到20米,但淹没的面积将达到370平方公里。这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湖北的文物点就有210多处,涉及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遇真宫,还有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量之大远远超出了三峡工程。
被淹没地下墓葬重露真容
“一座古墓就是一座博物馆”,这是采访团启程前,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当时记者们还半信半疑,在丹江口库区东沟长岭楚墓发掘现场,当随葬的一个车马坑暴露在阳光下时,就连考古界的资深专家也都瞪圆了眼睛。
这个墓群在河南淅川县管界之内,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依山丘,其余三面被丹江口水库环绕。墓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时代为东周时期。现场的考古队员介绍,今年丹江口库区水位达到历史新低,这给考古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部分被淹没的地下墓葬露出水面。
东沟长岭楚墓的南端就是下寺楚墓群,这是河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周到汉代的墓葬群,有土坑和砖室墓两种。下寺楚墓群对研究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一体格局的形成以及中华文明的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施工方出台文物保护预案
为保证2010年甘甜的丹江水畅通进京,南水北调主干渠在与黄河交汇时,在黄河南北两岸建设封闭的虹吸管道,把丹江水从南“吸”上北,穿黄工程因此成为南水北调在河南境内最早开工的项目。在穿黄工程现场,挖渠的工程施工与发掘的文物抢救几乎交叉进行。在郑州薛村遗址文物发掘工地,工程建设方的大型挖土机、重型运输车辆就从考古队员的身旁穿过,推土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考古工地往日的寂静。
这样的状态对文物发掘和保护显然构成威胁,但令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新民欣慰的是,现在施工单位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边施工,边挖掘,互相理解,相互支持。”
孙所长介绍,在工地参与施工的所有工程人员都参加了文物保护的集中培训。施工单位甚至还出台了保护文物的各种预案,在施工中一旦发现文物点,及时通知文保单位。
考古专家“死守”工地
为保证南水北调的正常施工,文物部门也是加班加点。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楚小龙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开工到现在,除了春节放假几天外,考古队员几乎没有离开过工地。河南省文物局曾准备把楚小龙调到省局工作,楚小龙恳求局长,工地就是他的事业,能遇上南水北调文物抢救性发掘的机会,还是让他在工地上贡献才智吧!
除了楚小龙这样的考古队员,现在在河南、湖北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的考古现场,全国共有近60个有专业资质的考古队伍、成千上万考古队员奋战在文物保护第一线。
河南考古所的潘洪斌也是令人感动的一个。在工地上,当他与村里的民工站在一起时,在肤色上你不能分清谁是农民,谁是专家。说起他所从事的考古事业,潘洪斌也是满脸放光。
潘洪斌的队伍如今就全部扎在安阳固岸的一个村子里,吃喝睡全在一线。他在村里租用的宿舍外表与其他民房无二,但是可能是当今中国价值最高的民居,所有文物的后期整理、修复、保护都在这里进行,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一点都不过。
结束采访时,潘洪斌留给记者的通讯地址是他在农村、在工地上的新家,记者开玩笑跟他说,他也算是家外有家的新贵。潘洪斌说,在农村难免不想家,每当想起不到一岁的小宝宝,他就打开电脑,电脑的屏保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儿子,下一张才是他至爱的文物图片。
链接
10亿m3“南水”后年进京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即北京段),总干渠全长约80公里,年净调水可达10亿立方米。据悉,工程2008年前通水。 (责任编辑:车东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