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今夏的台风“碧利斯”“格美”和“桑美”袭击后,湖南、江西、浙江三省的5个灾区先后收到署名“风调雨顺”的个人捐款,总计21万元之多。这些灾区的慈善机构请求宁波市慈善总会寻访这位捐款人的线索,一个更加感人的秘密由此揭开:这位“风调雨顺”或“风调顺”或“顺其自然”,是位著名的隐形慈善捐款人,从1999年到2005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达117万元。 另外,“顺其自然”近7年至少还零散捐款24次,共计22万元,大部分直接寄给了因遭受自然灾害或疾病陷入困境的个人。(新华社9月30日电)其实,这个人究竟是谁或许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他或她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跟我们一样平凡。这个人其实象征着民间自我救助体系正在形成,假如更多的民众像他或她那样,则我们就将享有保障更健全、也更有尊严的社会生活。
过去,整个社会的福利保障,基本上由宗教组织和公民自愿组织创办的慈善公益机构提供。我国也不例外。当然,单纯由社会自发提供,也存在福利与救助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从19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开始建立财政资金支配、国家强制的福利制度,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慈善组织、社会互助组织。在我国,上世纪50年代以后,灾难发生之后的救助活动,也完全由政府承担或组织。
政府控制的救助体系具有很高的效率,但也带有缺陷。比如,高度行政化的社会救助体系让社会付出庞大的隐性成本,私人生活更为直接地依赖于国家,民众缺少培养“民胞物与”之情感的机会。比如,一些人有时甚至会想,既然一切都由政府操心,某个地方发生灾难,自有政府救助,跟我有何关系,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
其实,人皆有恻隐之心,人皆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因此,对弱者、对需要帮助的人,每个人都可能会伸出援助之手。而一旦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日益开放,民众的同情心也就会自然伸展并表达出来。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半官方性质的慈善组织就募集了大量捐助。
近几年来,在慈善公益事业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民间自行组织募捐、并直接将捐助钱物提供给灾民。
各种非政府组织或民间团体自发参与赈灾,成为今夏广东特大洪灾救助工作中的一个亮点,这些民间自发形成而又有一定组织体系的救助活动,也以较快的速度向灾民提供帮助。
对国家完整的救助体系来说,民间这种自我救助的努力也很重要,它可以唤醒民众的公益精神,培育大爱的情怀。可以说,这种民间自发组织的捐助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固然令人欣慰,但更有积极意义的是捐助行为本身。这种捐助活动标志着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完全有能力超越自我,关注他人,像“社会人”那样生活,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现在的问题是,需要某种有效的社会组织机制,让民众的恻隐之心、同情之心,能方便地转化为现实的捐助和公益行为。也就是说,我国需要发达的慈善公益组织网络,让民众随时知道哪些人、哪个地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为此,建议改革现有的慈善公益组织管理框架,为民间的社会救助与慈善公益事业发育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民间这类自发的慈善救助与公益活动,完全可以成为国家救助体系、福利保障与公共品供应体系的良性补充。即使从减轻政府负担的角度看,也不妨鼓励民间的自发救助与慈善公益活动,更何况,这种活动本身也是自发的财富再分配过程,它有助于增进社会不同阶层间的和谐。
新华视点:寻找“风调雨顺” 一个美好温馨的谜
夏秋之交,湖南、江西、浙江三省的慈善机构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联合行动——寻找“风调雨顺”。
在今夏的几个台风“碧利斯”“格美”和“桑美”袭击之后,三省的5个灾区先后收到署名“风调雨顺”的个人捐款,总计21万元之多!
没想到在寻访“风调雨顺”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谜,引出一串谜,这些没有找到谜底的谜,美好而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