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日电(记者董峻)当年他们从农村走出来,走入城市成了打工仔。如今,他们“盖房子、娶媳妇”的最初想法已经改变,揣着存折、技术和满脑子新想法,回到家乡当上了老板。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兴起,中国农民工回乡创业潮流越汇越大。
贵州罗甸县茂进镇康里村的罗凤腾打工回乡后,发动数十户村民建成了果品基地,目前仅脐橙一项农户年均收入就达2万元人民币以上。
河北秦皇岛抚宁县台营镇城里村的马志新,由于家境贫困,高中未能完成学业就走上外出打工之路,经过十几年的拼搏,不但学到了技能、得到了锻炼,回乡后创办了电脑培训学校。
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国累计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
农民工回乡创业,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有学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农民工外出打工时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理性创业行为,是农民工外出务工进入的一个新阶段。
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回乡创业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依托打工时掌握的各种资源与家乡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事特色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不仅带回了家乡缺乏的技术和市场信息,而且还起到了相关技术的示范、推广等作用。
农民工回乡创业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据统计,一名回乡创业人员每兴办一个企业可以带动7至8个人就业,全国有近500万回乡创业人员,可以安排3000多万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每个人每年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
此外,农民工回乡创业一般都在城镇和县城开办,既增加了集镇和县城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特别是扩大了税源,是成本较低的一种小城镇发展之路。
新气象也带来了新问题。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低。回乡创业的农民工还要面对包括场地证明、资金证明、环保评估、消防和安全许可、工商登记等繁杂手续。
为此,一些地方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河南信阳、四川遂宁等地设立了农民工回归专项基金和工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园区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等。设立专门的金融贷款担保机构,加大对回乡投资创业项目的财政、金融支持。
一些“三农”问题专家建议:应以城镇为中心搞好小城镇发展规划;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开拓市场;应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农民工创业的资金来源问题;还应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发现培养创业农民,提高回乡创业农民工的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