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梁振君
利用海南岛周边海域丰富天然气资源,短短5年发展壮大成国内最大氮肥生产企业的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化学),昨天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开盘价2.3港元,首日涨幅18.95%,交易量占当日香港联交所交易量第一位,交易金额18.85亿港元,占香港联交所当日交易额第二。
作为中海油旗下第三家、海南第二家境外上市公司,中海化学之所以首日上市即成为香港股市当日交投量最活跃的一支股票,个中因素颇多。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会计师兼中海化学董事长吴孟飞认为,除了国内经济发展前景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及政策、中海化学自身潜力和清晰的发展战略之外,中海油的品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搁浅
中海化学上市最初选择对象并非H股。
中海化学副总裁孟军透露,公司从2001年就启动上市计划,当时的目标是国内A股市场,经长时间精心准备,于2004年6月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审核通过。但随后A股市场由于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新股暂停发行。
A股上市受挫,中海化学经深思熟虑决定转投港股,在今年1月正式启动H股上市程序。
孟军说:“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非常成熟和规范,但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也非常严苛,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一下子把公司推向了国际标准的范畴。”
中海化学首席执行官(CEO)兼总裁杨业新说,海外资本市场资本雄厚,只有坚持“走出去”战略,主动出击才能利用好国际资本。
谋划
9月2日,中海化学预路演汇报会上,吴孟飞、杨业新等人的心情复杂。公司聘请的投资银行与机构投资者见面的预路演情况并不乐观:国际上化肥行业进入下降周期,7月份后国内外尿素价格突然下滑,而作为主要原料的天然气价格却涨势不减;天然气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将有大规模的尿素装置投产等。
基于上述理由,国际投资人尤其是欧美投资人对中海化学的价值和上市前景并不乐观,多家大型投资银行对公司的定价期望值大都在7倍PE(市盈率)左右。
面对并不乐观的预路演报告,已有7年国际资本市场打拼经验的中海油并未灰心。经分析,他们发现国际投资者实际上是对整个化肥行业没有信心,中海化学的“特殊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
吴孟飞说,基于以上分析和对资本市场经验积累,路演团在比照国际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在9月8日正式路演前夕提出了1.38-1.9港元/股(7-9.7倍市盈率)的定价区间,并制定了一系列推介策略。
首先是大力宣传国内经济强劲发展下的农业发展战略,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中国化肥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
其次是着力展示中海化学作为中海油下属企业,在管理、技术、资金、资源和地域等方面具有的强大优势。
再次是突出中海化学作为国内最大化肥生产企业的行业地位,向投资人展示公司清晰的战略定位。
新起点
推介策略既定,路演随即在全球各地紧锣密鼓开展。
路演团在路演的9个工作日内,在香港、新加坡、伦敦、波士顿、纽约会见了近200名投资人,其中包括47家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会上,路演团成员轮番上阵,全力展示企业的“特殊价值”。
团队在近9个月时间内付出的艰辛努力得到诸多国内外投资者的认可和支持。从路演团提供的一系列数据来看,中海化学IPO的市场反应十分热烈。
———香港公开发售申购资金为1283亿港元,为计划公开发售的478倍。
———国际配售获165亿美元的订单,为计划国际配售额的53倍。
———9月11日第一天路演后,即收到订单22.3亿美元,超额认购6.9倍。
———由于国际配售反应热烈,路演团取消了除伦敦之外的欧洲其他行程,并提前两天关闭订单账户。在关闭前的最后一天,仍有100亿美元的订单冲进来。
成功登陆港股的中海化学,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合计30.6亿港元。集资款项将主要用于兴建聚甲醛项目,并偿还用以融资该公司兴建第二套化肥装置富岛二期的部分贷款等。
作为海南第二家境外上市公司,中海化学目前拥有或控股3套大型化肥装置、2套大型甲醇装置共5套大型化工生产装置,尿素的设计年产能达到184万吨,甲醇设计年产能为80万吨,尿素和甲醇绝大部分产能集中在海南,公司还计划在近期海南兴建百万吨甲醇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成功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中海化学,将会充分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将海南打造成重要的化肥生产基地,而中海化学也可借机发展成为最大化肥生产运营商、化工行业效益最优的资源转化型企业。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昨晚表示,对于中海化学而言,在H股成功上市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后公司将在业务发展和资本市场上继续迈进,通过资本的国际化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打造国际一流的化肥企业。
(本报香港9月30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