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某部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单位,自2000年开始接收国防生干部。短短几年,一批国防生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多人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他们能这么快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与部队党委的精心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选准“跑道”定好标
从西北大学毕业的国防生陈锦裕,在学校学的是应用数学专业。来到军营后,部队领导将他放到科研岗位,想让他发挥特长,在科研领域做出贡献。谁知过了一段时间,科研室的同志反映:小陈搞科研总是静不下心来,只要一有空就摆弄电脑。几个月下来,科研课题没搞出来,工作软件倒是设计出好几个。领导把陈锦裕找来一问:原来小陈上大学时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设计的软件还在竞赛中获过奖!他请求部队领导让他到网络部门工作。很快,小陈被调整到自动化站工作。时隔不久,他就在部队局域网升级改造中担当了主力。
这件事引起部队领导的深思:惯常的“专业对口”培养模式难道出现了偏差?他们意识到,面对人才的多元性和科研领域的交叉性,对人才的培养不能拘泥于一次分配。于是,他们专门为每一名国防生建立起为期两年的跟踪考察培养表,对国防生在这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同时,部队党委建立起国防生干部良性流动机制,打破门类界限,把国防生干部放在动态中进行全方位培养,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
翻越“山岭”练意志
这个部队的“小散远”单位分布在南北疆各地,条件比较艰苦。国防生干部来到部队后,部队党委有意识将他们放在艰苦地区进行锻炼,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工作经历,还使他们在磨砺中不断走向成熟。
蒙古族国防生干部甘亚业2003年毕业后,原本在条件优越的乌鲁木齐工作。2004年,部队派她到南疆一个偏远单位锻炼1年。在1年的时间里,她和战友们一起忍受着高温酷暑、头顶着戈壁风沙,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一线采集实验数据,多次出色完成任务。2005年9月,1年的时间很快结束,甘亚业向部队领导递交了5份继续留在南疆的申请。在工作中,她不断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当年被评为优秀专业技术干部,还荣立了三等功。
国防生干部张燕,家庭条件优越。在院校里,充满对边疆生活的憧憬和报效祖国的热情。到了部队后,领导安排她到一个边远分队去从事科研工作。艰苦、孤寂的军营生活,使初出校园的张燕体会到了军人的责任,她慢慢地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一年之后,张燕轮换期满回部队,在一项科研项目中担当了主力,苦战3个月后,科研课题取得成功,并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
“快车道”上磨利剑
国防生干部来到部队后,一方面满怀着建功军营的热情,同时又心存疑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科研的“快车道”上有所作为。部队党委在摔打锻炼他们的同时,让他们在科研攻关中站前台、挑大梁、唱主角。
2003年毕业的宋鲁江刚来到部队,领导就指定技术骨干手把手地教他。3个月后,领导又让他参加了一项高难度的课题研究。小宋在课题组虚心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渐渐成了主力。2005年11月,一项课题研究陷入困境,小宋打破常规,另辟蹊径,使课题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3年来,这个部队由国防生干部担当主力的课题组,已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国防生干部用行动证明,他们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同样是披荆斩棘的“利剑”。(王延培 刘焜 梁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