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宣南文化,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有的风貌遗存,特殊的区域氛围,为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人说,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守着一座金矿,果如其然,宣南则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富矿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宣南文化正以其雄浑深蕴、富含创新活力的文化精神,向世人显示着其独特魅力……
一块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验田”
湖广会馆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人文荟萃之地。现存大戏楼、文昌阁、乡贤祠、楚畹堂等古迹,其中大戏楼为北京现存清代中叶民间戏楼中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现在,会馆门前京剧脸谱形状的巨大雕塑仿佛让人能听到从中传出的咿咿呀呀的京韵之声。
有多少次都想进去看看,想看看会馆那古朴典雅,厅台楼阁。但一直都未能如愿,尽管每天上班坐66路都途经此处。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真是精辟之至。想去看的时候没有自由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自由闲暇的心境。心灵的闲隙被生计的压力挤迫的片刻全无。这或许不光是一种个人遗憾,放大来说,更是相当一部分奔走于现代都市中的文化人的一种文化尴尬。
湖广会馆的修复是文物保护史上的一个典范,它实现了自主经营和对文物的合理再利用相结合,成为宣武区率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块“实验田”:不仅提升了其自身价值,还改善和优化了周边环境;不仅恢复了大戏楼的演出功能,为剧团提供了演出阵地,还开发了博物馆,增加了服务项目和内容;不仅促进了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有人做过统计:在宣武区会馆有将近300所,仅宣外大街以东、琉璃厂一带就有96座,广安门大街、骡马市大街到南横街一带,西到教子胡同,东到粉房琉璃街是士人最集中的地方,共有147座。宣南一带的会馆“扎堆儿”,非常之多,不一枚举。更为重要的是,有很多思想界的名人都曾居住在这里,他们正是在这儿传播着在当时被视作异端但确实又代表社会前进和文化发展方向的思想,使宣南成为先进思想的“丰产区”。如,康有为曾住米市胡同的南海会馆,谭嗣同曾住北半截胡同的浏阳会馆,梁启超曾住粉房琉璃街的新会会馆,都在宣南。他们彼此不仅空间距离不远,更重要的是政治主张、思想相近,心理距离近。正是他们赋予了宣南文化以一种思想型性特征。
地方因人而出名,是中国地名学上的一大特色。从深层次来看,这些地名文化是一个城市文脉中的血液,它不仅承载着北京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也凝聚了人们的纪念。
小小皮影上做大文章
在我国民间,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有“欧洲电影的鼻祖”之称,而宣南的天桥西派皮影艺术更是北京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人说,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守着一座金矿。“哪吒闹海”、“木兰从军”都能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元素,那么宣南能否在有数百年历史、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小皮影上做文化创意的大文章呢?
在坊间,皮影戏,喜闻乐见,有着持久的生命力,现在“玩皮影”正成为一种时尚,“平时没有适当场合,不便开口大唱,现在你要是拿起一个影人耍弄时,便可配唱配道白,一展歌喉,这时,没有人会说你神经,没准儿还羡慕你呢”,“玩一把‘音配像’和‘皮影OK’挺有意思的”。在天桥采访时,很多人这样对记者说。
北京的皮影戏是一个分支流派,早期是从甘肃兰州、河北沧州、滦州传入的,分为东、西两派,两派虽溯源同一但风格不同。西派于明朝正德年(1506年)后传入北京,大致早于东派入京70多年。在风格上,东派保留了农村纯朴风味,而西派则受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影响加以变革,更适应了当地人的欣赏要求。
北京西派皮影艺术的传承是路家五代人,尤其是从“德顺影戏班”时期到解放后,以路景达为代表的一代,他们囊括了编、唱、耍、弹奏、设计、雕镂这些皮影艺术的种种技艺。为了达到更细腻传神的目的,北京西派皮影戏的一些剧目就更加突出了一些传神的表演环节,如在表演皮影人照镜子、眨眼睛、穿针引线、点火抽烟及哭泣等技巧时,皮影人的眼泪被夸张,使观众能看到皮影人的眼泪一滴一滴地顺着脸颊流下。
天桥西派皮影,表演有“七个人紧,八个人忙,九个人消停之说”,可以说,演员的一专多能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艺人们大都是一身兼多职。演出的时候,一边操纵皮影人儿一边还要配音、演唱,用不同的声调扮演两、三个角色,是皮影艺术表演的优良传统。皮影戏虽然是一种平面的艺术,但皮影艺术所特有高度夸张、幽默、神奇、变幻是其它剧种往往所不能具备的,如:《哪吒闹海》、《皇帝的新装》、《龟与鹤》等剧目。它们可以突破舞台的限制,来表现空中、陆地和水中等不同空间下的各种故事情节。人们形容皮影戏演出是“一口陈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和“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下,天桥西派皮影也正在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律,在皮影艺术装饰设计、皮影的影像化制作、皮影的艺术广告与装潢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中国皮影网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
大观园烘温产业“红楼热”
前些日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大型选秀活动——“红楼梦中人”再一次带火了位于右安门附近的大观园。“自从推出这个选秀活动以来,游人比以前多多啦。这两天过节,人更多。”大观园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见到有记者采访,一位有意饰演林黛玉的女孩,还对着记者的镜头,摆个林黛玉式的POSE,“HEL-LO,大家好”,惹得众人驻足。大观园当年以165万元投资建造,开放仅10年门票和其它收入就逾亿元,固定资产逾两亿元,资产增值超过100倍。大观园开放后除供群众游览外,还常常接待影视剧组拍摄,现在已成为包括北京大观园、大观园酒店及其周边地区在内的大观园旅游区。宣武区把大观园旅游区通过挖掘红楼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大观园作为《红楼梦》影视拍摄地的影响力,将文艺演出、服装服饰、餐饮住宿等活动与公园场景结合,强化游览过程的文化体验。现在,它已成为宣南文化走文化创意产业之路的一个“急先锋”。
“南有湖心亭,北有老舍茶馆”
目前业界流行“南有湖心亭,北有老舍茶馆”之说,湖心亭茶楼创办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老舍茶馆则开业于1988年。一家成立不过十八年的茶馆与百年老号相提并论,并成为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一张“城市名片”,足见老舍茶馆崛起之迅速,这其中,文化创意功不可没。
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引得无数国内外的游客驻足,客人每天都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伶的精彩表演,同时还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现在,老舍茶馆已经发展成一家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和饮食文化于一身的特色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商促文、以文兴商”的经营之路。
在前几日的宣南文化节期间,老舍茶馆在先农坛活动现场搭建中式摊棚,挂上老北京的“幌子”,为游人准备了丰富的京味小吃和独具特色的“大碗茶”。
宣武区文委主任许立仁曾专门就老舍茶馆的产业化问题进行过专题调研,他说,虽然宣武区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起步早,但是区有关部门清醒地意识到其中的不足,“改革尚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并未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并未真正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角色转化,文化事业许多领域仍然存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产权关系不清晰等现象,不利于社会多元投资主体投资文化产业,造成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低。”
宣南文化底蕴深厚,宣武区正大力整合传统资源,打造文化创意载体,着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宣武区“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培养、涵养以传媒、网络、动漫、文艺演出、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精心打造传媒产业区、文化商业区、民俗演艺区、民族旅游区、红楼旅游区五个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传媒产业园区
传媒产业区,主要指国际传媒大道(宣外大街——菜市口大街),该园区是承载首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空间,传媒大道区域是以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三类文化创意企业为核心,以金融、商务、商业、餐饮、培训、通讯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链条完整、关联产业集中的传媒产业集聚区。
天桥演艺区
天桥演艺产业区,指天桥地区,北起广安大街,东起南中轴路至永安门,南至永安门滨河路延线,西至虎坊路二太平街,划分为演艺核心区、文化旅游品交易区、传统文化展示区、休闲娱乐区、演出经纪区、演艺功能溢出区。这些分区不是孤立的严格意义上的产业空间布局,而是依照市场配置资源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形成的各区域之间既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又各具特色、错位经营、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文化商业区
文化商业区(内容详见今日本报三版),集中于大栅栏、琉璃厂。有效整合该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整体打造以文化商业为核心,以餐饮、住宿、商务、演艺、娱乐等相关产业为依托,上下游关联产业集中的大栅栏——琉璃厂文化旅游、商业服务产业聚集区。
民族旅游区
民族旅游区,指的是牛街地区。未来几年,宣武区将充分发挥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历史优势,加大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牛街礼拜寺的保护力度,扩大牛街民族旅游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红楼旅游区
红楼旅游区,主要指北京大观园、大观园酒店及其周边。宣武区将充分发挥大观园《红楼梦》影视拍摄地的影响力,将文艺演出、服装服饰、餐饮娱乐等活动与公园场景结合,强化游览过程的红楼文化体验。
图五:位于宣南的这座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而立的“蓟城纪念柱”,已经成为宣南文化的“文化图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