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世人誉为“九市精华萃一衢”的琉璃厂文化街,坐落于北京和平门外南新华街,东西走向,长约一公里。这里没有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的舞厅酒吧。然而,这条有着三百多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古都文化街,成为了众多中外文人雅士的留连忘返之地。近年来,以琉璃厂文化街为核心延伸拓展而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凝炼了古都文化的深厚底蕴,充分体现出文化产业、商业、旅游业的融合。
图书充栋,宝玩填街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区:英国有伦敦的弗业街;法国有巴黎的塞纳河畔;日本则有“书海”之街神田町;在中国,那就是北京的琉璃厂了。琉璃厂,以古玩、字画、古籍、手工艺制品、文房四宝等文化产品的销售而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重要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琉璃厂文化街原名“海王村”,最早是辽代城郊的一个穷僻小村。元代定都北京后,开始在这里设窑烧制皇宫用的琉璃瓦,因此而得名。自清朝中叶起,琉璃厂逐渐地热闹起来,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常常聚集在这里。于是,商人小贩开始在这里开铺设摊,当时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旧时还没有今日图书馆之说,所以文人所需的图书资料,只得来琉璃厂寻找。外地来京应试的文人举子也常来这里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于是琉璃厂俨然已成为京都的文化中心。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上开馆修订“四库全书”以来,琉璃厂文化街更显得繁荣。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厂甸”市场,加之康熙年间开始形成的“庙市”,使整个琉璃厂文化街热闹非凡。关于当时的盛况,清人劳之辨在《琉璃厂行》一诗中绘曰:“正阳门外闹元宵,金犊花聪意气骄。十里香尘迷锦幛,三更烟火走虹桥。繁华更数琉璃厂,五色云中黄赤镶”。这种景象历久不衰,到民国期间更是名人雅士消遣“寻宝”之地。鲁迅先生在京居住期间就曾四百余次光顾琉璃厂。
因宣武门外多文人墨客居住,遂发展成文化集市,此后琉璃厂作为古书文物的交易场所,日益繁荣延续至今,建国后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
改革开放后,琉璃厂文化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对这条街进行了翻修。这次翻建属第一期工程,地处南新华街中段东西各五百米(即东、西琉璃厂),改建面积为三万四千平方米,安置了五十四个老字号商店。其中有中外驰名的“荣宝斋”;我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有国家特许,全国独家经营超年代古旧文物的“悦雅堂”;经营历代和现代知名书画家作品及缂丝刺绣、团扇折扇的“宝古斋”、“墨缘阁”、“虹光阁”;经营金石锦瓷、景泰蓝制品及竹木牙雕等器物的“韵古斋”、“萃珍斋”;藏有历代碑刻拓本、拓片、不同时期的纸墨笔砚和名人篆刻的各种印章的“庆云堂”、“观复斋”等等,都在这里占有着重要的营业位置。
典藏传统文化的大“文化圈”
如今,文化产业已被作为首都北京的支柱产业来进行战略部署,在这种背景下,琉璃厂的位置显得尤其重要。几百年的历史积淀,使“琉璃厂”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圈”的大概念,从而涵盖了更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除了极具收藏价值的中国古董、驰名中外的手工艺制品、中国书画、古籍图书,以及木板水印、篆刻、装裱、内画等中国绝技名坊等等物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已为世人所熟知外,还以它为依托形成了名人名居、会馆、庙宇相对集中的文化区域概念,并且由保留至今的大小、长短不一的胡同、斜街编织成一个京城目前最大的旧城四合院群落。这是北京传统文化的反映,是可以作为资源利用的。
同时,由于这块风水宝地是仕人、举子、文人墨客、文化商人、梨园艺人聚居的地方,使得这里有着层次最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典故、故事、人际等人文景观。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民族灵魂”的一部分。这是今天重新规划、设计和构想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也是与其它短史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较少,而想象空间相对较大的重要区别。因此,琉璃厂是一个典藏传统文化的大“文化圈”。
琉璃厂肆创意新,海王村里竞繁华
近年来,创意文化产业的理念引入了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但该园区的创意,必须以其固有的传统文化底蕴为依托,既能利用它为现代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服务,又要受其限制,不能颠覆它的原味。在目前的规划中,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以琉璃厂文化街为核心延伸拓展而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凝炼有宣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充分体现出文化产业、商业、旅游业的融合。
今年6月26日,受宣武区政府的委托,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所做的《北京大栅栏煤市街以西及东琉璃厂地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通过了北京市规划委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在这一城市规划设计中琉璃厂文化区东区的四至范围是:东起胭脂胡同延寿街规划路西侧、西至南新华街东侧、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侧、北至前门西河沿街南侧。规划总占地约37公顷。在先行改造的起步区位于虎坊桥路口东北角,总占地约6.88公顷,规划有三个功能区域:
一是以五道庙为中心交汇的五条街巷(堂子街、五道街、韩家胡同、铁树斜街和樱桃斜街)区域。五道庙及周边经过保护更新扩建为京剧艺术博物馆和梨园文化广场。
二是在第1功能区的东侧,珠市口西大街沿线将东、西琉璃厂的艺术产业延续到此,利用地区紧靠两条城市主要干道的优良交通条件,开展艺术相关产业活动,如古董、金石、字画等交易或拍卖活动及其它配套功能。
三是在第2功能区以北以传统四合院居住功能为主。在远期可根据市场经济需求,进行四合院酒吧、茶馆等娱乐休闲场所开发,或以东方文化产业园区为引力点,吸引当代著名艺术家来此居住,营造整个园区艺术文化氛围。
这里只是起步区相关功能的设想,它还要和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的整体概念相吻合,成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谈到琉璃厂文化产业的发展设想时,承担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开发的京都文化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拟启动并争取资金、政策支持的子项目有五项:一是东方文化艺术产业中心,该中心地处琉璃厂园区,作为创造、鉴赏、交流、展示原创作品的空间;二是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以厂甸大楼为基础,打造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成果转化培育中心;三是琉璃厂创意文化艺术家村,艺术家村将充分利用现有四合院群落肌理,建设开发为具有中国文化风格标志的艺术家村落;四是数字分色及水色、墨色合成复制中国历代古书画技术项目,在琉璃厂园区的该项目达到同业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现代技术创意在文化层次上的应用;五是北京鼓曲演艺中心,使用腾退出的安徽会馆戏楼,该戏楼地处琉璃厂园区,为演艺鼓曲、说唱艺术提供了展示的场所。
总之,以现代的经营理念(包括现代金融理念)去提升琉璃厂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的结合,创造一个高品位的文化产业园区,一张中国首都北京的历史名片和人文奥运必不可少的亮点,这是目前当务之急的历史使命。
创意元素之书肆街
琉璃厂因书而起,没有古旧书这一行,也就没有琉璃厂。自清代康熙年间兴起,延续二百多年的琉璃厂古旧书店街堪称一座“开放的图书馆”,是文人雅士雅游之所。
清康熙后期,京师的春节集市移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一些临时性的书摊,因这里的生意兴旺,逐步发展为座商书肆。琉璃厂附近(宣武门外至前门一带),各省的会馆多建于此。会馆里住着来往的官员、应考的举子和商人。这一带汉官、文人的住宅也较多。这些人都离不开书,从而促进了琉璃厂书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旧书业最兴盛时,琉璃厂的旧书铺竟超过了200家,学者、教授及大、中学生多来厂肆搜寻古旧书。抗日战争时期,厂肆书业倒闭或濒于倒闭。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出专款支持琉璃厂古旧书业的恢复。为保留古旧书的经营特色,妥善安排和充分发挥古旧书从业人员的经营特长,从1977年起,国家拨出巨款,仿照清代建筑风格重建琉璃厂文化街,1984年10月第1期工程竣工,店铺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从此,这里的古旧书店、新书店、文物商店日益繁荣兴旺。
创意元素之古玩业
说古玩必谈琉璃厂,说琉璃厂必谈到古玩,古玩行业由来已久。明朝时,北京的古玩业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古玩经营者每年逢灯市、庙市大都集中在东华门、灯市口撂摊售货。清初,灯市、庙市移至外城琉璃厂,在灯市上出售字画、书籍、古玩、民俗用具、儿童玩具及各种食物。乾隆时期琉璃厂东端火神庙同时举行庙市,以古玩珠宝、玉石、字画、书籍等摊点占主位。至此,古玩才真正进入商品市场,琉璃厂从此成为古玩、书籍的集散中心。随着书肆的兴旺,古玩店铺也应运而生,古玩业成为琉璃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第二次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的88年里,在琉璃厂先后开设有120余家古玩铺。
创意元素之厂甸庙会
提起琉璃厂,北京人自然不会忘记厂甸。说到厂甸,往往还要加上一个“逛”字,叫逛厂甸,就是旧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逛厂甸庙会。厂甸庙会是集老北京民俗文化、市井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体,最具传统性、民族性和季节性的代表。由于离市中心最近,是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幼旧历新年无不光顾的场所。这里的庙会始于清乾隆年间,一到正元,海王村东侧的吕祖阁香火极盛,烧香祈福、求签问卜的善男信女和化缘求布施的道士云集此处。借助庙会,附近的琉璃厂东西街口、南新华街、大小沙土园以及土地祠的摊贩越聚越多,到庚子年(1900年)后,更是摊棚林立、热闹非凡。民国七年(1918年)经市政当局整顿后,正式规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厂甸和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举办庙会集市。
创意元素之荣宝斋
在琉璃厂一百多家旧书店、古玩店和南纸店(逐步发展为字画店)中,当首推荣宝斋。
荣宝斋是一家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老店。它的前身松竹斋始创于清康熙十一年(1671年),1894年松竹斋主人又开设荣宝斋,1900年松竹斋停业后,荣宝斋便继承了松竹斋的所有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将荣宝斋改造为国有企业,使之逐步发展成为收藏经营古今名人字画、装裱艺术、文房四宝,出版木版水印画以及与书画有关的出版物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殿堂”,“民间博物馆”,“书画家之家”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琉璃厂之竹枝词
厂甸庙会
一元复始报春来,
厂甸游人迤逦来。
但见街头陈百货,
准知吕祖庙门开。
琉璃厂肆文明地,
丰月集场兴倍赊。
莫谓新年无韵事,
海王村里竞繁华。
厂甸书肆
新开厂甸值新春,
悦好图书百货陈。
裘马翩翩贵公子,
往来多是读书人。
古玩业
和平门外素荒凉,
今变临时翰墨场。
书画原非不可买,
但需真伪细参详。
琉璃厂畔逐闲人,
古玩般般列肆陈。
汉玉唐碑宋元画,
居然历届见风尘。
荣宝斋
百年老店荣宝斋,
文人骚客慕名来。
木板水印世称奇,
古老发明传百代。
——选自《北京琉璃厂》
本版文字:许诺;资料图片来源:《百年琉璃厂》,胡金兆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琉璃厂史画》,沈念乐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图一:今日之琉璃厂文化街
图三:民国时期琉璃厂之古玩摊
图四:始建于1917年的海王村公园是厂甸庙会最热闹的场所。
图五:20世纪20年代荣宝斋的门脸
图六:琉璃厂的来薰阁是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古书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