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习水县二郎乡盛产李子,全乡60%的农户栽种了李子树,近年来,果农人均李子收入达350元。二郎乡这一喜人变化,缘自“二郎李子”地理标志的申报注册。
近年来,遵义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将商标保护工作逐渐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 记者从9月15日在该市召开的全省工商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目前,遵义市已有农产品注册商标69件,地理标志2件。今年,该市工商局在协助省工商局完成著名商标认定工作中,报送了34件,其中有33件被认定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随着农民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今主动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涉农企业和农民越来越多。湄潭县为大米申请注册“茅贡”、“茅坝”商标,为茶叶申请注册“湄潭翠芽”商标;遵义县为辣椒申请注册“遵义红”商标;习水县申请注册“二郎李子”地理标志和“罗五苕丝糖”商标等。
这些商标申请注册后,使质量上乘、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就产生了明显的品牌效应。湄潭县的明前春芽茶从去年的每公斤64元上涨到84元,干茶由每公斤260元上涨到360元,茶农亩产比上年增收400元。
在实施“商标战略”带来品牌富农效应的同时,“红盾护农”更是成为遵义市工商系统扎实推进该市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在常抓不懈的同时,全市工商系统每年还大规模地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商品专项整治行动。今年1至8月,全市共查处涉农违法违章案件352件,罚没款23万元。务川自治县工商局在春耕时节,查获7件假冒“国豪种业绵油1号”油菜种子案件,1050包假冒油菜种被收缴,避免了农民欠收、绝收,挽回经济损失87万元。
自2004年初,遵义市工商局在凤冈等县率先开展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进村寨、社区、学校等维权活动。之后,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农村消协分会、投诉站和联络站。目前,已建乡镇一级消费者协会143个,1069个边远村寨设立了“12315”村级投诉站(维权联络站),村级维权负责人及联络员逾千人,已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案件48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80余万元。
为了帮助优势农产品开拓市场,各级工商部门还采取各种途径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绥阳农村已有43个协会组织,工商部门将他们组织起来,指导成立了一家经纪有限公司———东山村果蔬经纪有限公司。这家经纪公司成立后使东山村水果产量从2003年的10万公斤增加到今年的60万公斤,258位果蔬协会会员人均增收2190元。
去年,遵义市工商局还实施了对农村经纪人注册登记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零门槛准入”,免收一切费用等措施,同时还组织法规培训35期,培训从事农村经纪人活动员2058人。
以合同监管为主线,围绕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引导和规范订单农业,使企业生产有基础,农民产品不愁卖。湄潭县“茅贡米有限公司”去年通过订单合同,农民累计增收1000万元,今年又签订订单合同万余份,种植稻谷面积16500亩,预计产量可突破1000万公斤,产值上亿元。为了规范合同,确保履行,市局还采取了请农民代表、公司代表、政府法制办、律师等对订单合同进行论证、修改。目前,绥阳蔬菜订单合同在蒲场镇,湄潭县粮食收购合同在茅贡米业公司、茶叶收购合同在核桃坝村全面推行。
作者:陈富强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