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1岁的李清云不但身体很好,精神也很好,许多人在电话里听到她的声音都会以为是一个一二十岁的小姑娘,老人特别爱干净,每天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能把三间屋子都拖得亮堂堂的。”昨日,有读者致电本报百姓新闻网6757777,向本报推荐了家住三桥北路的李清云老人。 走进老人家里,穿着蓝色对襟衣和收腿裤的老人从里屋笑脸碎步迎了出来,操着一口山东话招呼道:“你们快进屋坐,别受累了。”声音听起来像二十几岁的姑娘,根本不像是一位百岁老人的声音。 出身农民目睹日军暴行
李清云出生在山东平邑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作为一个农村出生的姑娘,她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在邻居们眼里就是一个贤惠的好姑娘。在亲戚朋友的介绍下,李清云嫁给了同样是农民出身的张汝民,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家里只有5亩地就娶家里有5亩地、有10亩地的就娶10亩的,这样两家才算合”。结婚后,李清云为丈夫生下了两个女儿,生活十分甜蜜。
日军侵华后,家乡的人民的生活就被搅和得一团糟。李清云老人告诉记者,当年自己就亲眼目睹了日军在家乡的种种暴行。当时,日军每个月都会对自己所住的村子进行扫荡,见东西就抢,见妇女就抓,还常常杀人,把人命看得比鸡鸭还轻。后来,大家为了生存,都派有专门的人把守村子,只要看到日本人来了,大家就带上值钱的东西和一些家禽和家畜,往深山里躲,直到知道日本人走以后,大家才又回到村里,有时整个村在山里一住就是三四天。
丈夫女婿两代八路军
日军侵华不久,家乡的很多人被日本人残害,李清云的丈夫为了抗日,参加了八路军。不幸的是,在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中,丈夫张汝民在战争中英勇牺牲,老人三十多岁就开始守寡。为了继承岳父报国之志,李清云的大女婿也投入到战争里,参加了八路军,为解放中国而抛洒热血。解放后,老人也随大女儿、女婿来到贵州。
孙子杜国庆告诉记者,姥爷和父亲都是八路军,所以姥姥十分体恤军的艰苦生活。现在老人十分爱看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每当看到解放军、八路军为战斗跋山涉水、为胜利英勇作战的时候,老人都会不由得流下眼泪,为了怕老人过度伤心,杜国庆总是偷偷把电视机关掉,并告诉老人,电视信号不好。但老人总是让孙子找人修理,说看到这些英勇的战士的辛劳,会让自己想到老伴,想起以前的生活。
谦和细心克勤克俭
老人的孙子杜国庆告诉记者,老人脾气好,为人谦和很会照顾人,从来没有跟人红过脸。由于工作单位离家很远,杜国庆有时候忙起来回家较晚,可是不管回来多晚老人总是没有一句怨言独自一人坐在家里等他,直到确定孙子安全到家才肯休息,这样以后,孙子没有特别的事情,都不敢过晚回家,没有急事的话,总会准时到家陪姥姥。
老人虽然来贵阳已经几十年,但在饮食方面还是完全保留了北方人的习惯,喜欢吃面食,不爱吃辣椒。在老人下厨的时候,她会特别留意,既做面食又煮饭,一条鱼分两半做出辣与不辣两种口味,自己也能吃又充分地照顾到了孙子们的口味。
孙子杜国庆告诉记者,老人由于在年轻时过了很多苦日子,所以直到现在都养成了很节约的习惯,东西坏了不舍得扔,剩菜饭变味了也从不倒,为了老人的健康着想,自己常常等到老人不注意时赶紧偷偷倒掉,然后说成是自己吃掉了。老人在家经常收一些废纸壳拿去卖,在卖出之前自己都会用自家的称先称上一遍,记下数字与废品收购站的称核对准确之后才肯卖。
性情开朗爱看孙子跳舞
老人从小就习惯劳动的生活,在家里一刻也不会闲着,擦灶洗碗总“忙”不完,孙子不在的时候她都自己做吃的,每天都保证家里的清洁。老人的记忆力特别好,整个白天家里来过的电话老人都能把来电的内容,打来人的姓名记得清清楚楚,等孙子回来后完整的将内容转述。再加上老人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年轻,像二十几岁的姑娘,孙子国庆的朋友都爱开玩笑说,他是专门“聘请”了一个态度很好,记忆力又强的“接线秘书”在家接线。
老人原本很开朗,喜欢出门活动跟人交流,但1998年,老人的女儿和女婿相继去世后,给她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老人变得很沉默不再喜欢外出活动,也极少主动跟人聊天,现在唯一挂心的也就是孙子国庆了。孙子是个业余舞蹈教练,平时常在家里练舞蹈,老人虽然看得不是很明白,但她还是很喜欢静静地在一旁看他跳舞
在我们跟老人道别时,平时“沉默”的李清云老人却主动的拉住了记者的手,她微笑地对我们说,“今天不走了,奶奶给你们做山东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