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西城区对什刹海进行整治,什刹海成为了北京城市具有观光、休憩、水上娱乐、民俗表演、避暑纳凉、购物、品尝风味等多功能的综合性风景区,成为北京人领略老北京风采的最佳去处。
酒醇茶香中的交流
什刹海酒吧的优势就在于它依水傍岸,大多数又都是与水岸隔街相望的,一家酒吧与另外一家通常是从露天桌椅的不同来区别。它们的名字也都很别致。蓝莲花、听海汀、邂逅、清爽居、柳塘庭、过客、望海怡然、桥吧、烈日凤凰、听月……每一个看上去都那么时尚、文化。坐在这里一眼就能看见前海雾霭迷蒙的淡灰色水面,看美景、听音乐、吃美食,很是享受。
在什刹海,酒吧的数量远远多于餐厅的数量,大多数酒吧也承担着餐厅的作用。客人们要的就是这种方便、随性和惬意。什刹海还有一些茶吧,外国人来喝的居多。一般外国人到胡同里来就是为欣赏中国的历史文化,品尝中国的饮食来的,这些人一般不会拒绝中国茶。在什刹海,酒吧既是胡同、四合院、中国茶等传统文化积淀与西方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传统与传统、传统与现代相互交流的平台。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水岸雅静之处泡上一壶浓茶,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提神醒脑。
作家与月光诗会有约
什刹海还有聚集诗人、文学家的人气和人缘,古有李东阳、纳兰性德、老舍、郭沫若,今有一些诗坛热道者逢中秋,以诗会友,以诗助兴,不久前,150余位知名作家、诗人相约在郭沫若纪念馆,围坐在月光下,以诗情、心声“赋和”什刹海的波光月影。西城区作协精心策划筹备了以“同题什刹海、同题西城胡同”为主题的文学采风活动,荡舟什刹海,逛胡同,访故居,领略多彩风光,感受市井民情,深度品味什刹海文化的精髓之道,诞生《什刹海,荡漾在眼前》等一批诗歌佳作。诗会当晚,虹云、石维坚等著名朗诵家咏读了同题诗作,张槭、崔道怡、雷抒雁等作家即兴赋诗,助上雅兴。
胡同深处的记忆
夕阳的光芒落在南官房胡同的地面和墙壁上,勾画着昔日的影子。追逐嬉戏的孩子笑着从身边跑过,一直消失在小巷深处。笑声却留在耳边回荡,像是一个有关胡同的辽远的记忆。三轮车时不时的和你擦肩而过,车上金发碧眼的老外因这异域的文化而露出新奇的微笑。
从宋庆龄故居经银锭桥、烟袋斜街一路来到这百姓人家的寻常巷陌,才突然找到了回归的感觉。如果一提起胡同,仅仅想起名人故居和古旧建筑就有些疏离了。多少历史散落在民间等待拾回和发现。时尚而又古老的胡同不仅用形象的语言讲述传统文化,而且在无声地聆听着传统文化下现代人的生活和故事。
大门紧闭的四合院,也许,它早已人去楼空,“空锁楼中燕”,只留下台阶和门当在默默暗示着主人的身份地位。倒是那些敞开或半掩着门的院落,让人倍感亲近。挑了一所大门完全敞开的四合院进去,扑入眼帘的是矮小的屋檐下簇拥的几户人家,一条晾衣绳横在面前,让人无法前行,绳上的被单恰遮住了东面一家的窗口。正要抱怨生存空间的局促带来的生活不便,却听见屋里传来一阵阵年轻人清脆的笑声,让人心头一震,这笑声在家家隔离的高楼里实在难以得闻。这四合院里的居民,代代相传地体会着院中的“集体生活”,吃在院里,笑在院里,自得其乐。
沿着胡同向前走,不远处就见“书法班”的牌子赫然挂在一家门口的墙上。在这清净的小胡同里,竟然有人办书法班?脚步不自觉地又迈了进去。院中摆放了好几盆鲜花。南面的屋子敞着门,可以窥见到屋内的墙上挂满的书法作品。正要向门口走去,就被人叫住。回过头,一位大约七十多岁的老人从北屋中走出来,问是否学习书法。随后又热情地把我带入这间“书法教室”,让我一睹许多学员的作品。令人惊讶的是,有一首“松下问童子,严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古诗书法作品竟然是出自一位外国学生之手,而且字体的规整秀气超过了很多一起学习的中国学生。一问才知道,这位洋学生仅仅学习了三个月,每次书写之前,都先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诗句的含义,做到“成竹于胸”。老人说,这也是为传播传统文化尽了点力,对于书法、太极拳、武术等很多传统的东西中国人都不重视,偏是外国人把它们当宝贝一样学回去了。临走前,老人留下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年龄国籍不限,一对一教学,欢迎国际友人参加学习。
每个小院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年,每一天。年轻人演绎传统背景下的现代生活,老人推广现代生活下的传统文化。这些一起汇成了胡同的昨天与今天。
夕阳落山了,登上三轮车作别小胡同,记忆却无法消失在小巷深处。
银锭桥畔看风景
游完什刹海,于傍晚来到烤肉季。一杯菊花茶在手,驱散游览的些许疲惫。烤肉的香气和什刹海的水波一样连绵不绝,一直飘向你的辘辘饥肠。
菜还没有端上,坐下来静静等待。这等待中却充满乐趣。
望向窗外,小巧玲珑的银锭桥和波光粼粼的什刹海仿佛伸手可及。银锭桥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之处。秋高气爽之日,站在银锭桥头极目远眺,北京西山优美的轮廊就画在天边。坐在室内虽不能一览“银锭观山”之妙景,却可以体会诗人卞之琳《断章》诗中的意境。“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烤肉季,你可以充分地享受“看风景”之人的优越与愉悦。
秀色可餐,毕竟还是满足不了口福之欲,服务员殷勤地端上一盘烤肉,令人垂涎三尺。京城的烤肉相传是1644年清兵入关后由满族传入北京的。几百年下来,吃烤肉也就有了股北京人的“爷气”。当年,烤肉季店堂里面,设有铁炙子,下面烧着松塔松柴。吃烤肉的时候,食客们都围着炉子站着,然后一只脚踏在长板凳上。一只手托作料碗,碗内盛着酱油、醋、姜末儿、料酒、卤虾油、葱丝、香菜叶混成的调料。另一只手拿着长竿竹筷,将切成薄片的羊肉,蘸饱调料,放于铁炙子上翻烤。等到肉烤熟了,就着糖蒜、黄瓜条、热牛舌饼吃。特别是寒冬腊月,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吃得大汗淋漓,浑身通泰。
当然,如今的烤肉季已经没这个景儿了。食客点的烤肉都是由后厨烤得了给端上来。不过,烤肉季的烤肉滋味没变。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清代旗人那种闲适讲究的生活已不适合我们,所以这种省时省力的方式也是现代经营的一种理念。
各界名人,如:老舍、梅兰芳、马连良等都曾是这里的常客。今天,许多老外来这里会餐,体会中华老字号的绝妙。随着时代变迁,烤肉季不断发展,如今这里已是明楼大厅,可同时供150人用餐。除传统烤羊肉外,还增添了鸡、鸭、鱼、海鲜等各种美味烧烤,它的名列“中华小吃”之榜首的芝麻烧饼,更是佐餐佳品。
有人总结“烤肉季”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三绝”:一绝是烤羊肉。二绝是观景。三绝是赏荷。
夜幕下的什刹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什刹海的水摇荡在五彩斑斓的梦里。
寻梦,摇橹,泛舟湖上。
岸边停泊着京城鲜见的橹船,船首与船尾两端翘起,像乳燕的双翼,中间支着紫色顶篷,中置茶几,两侧设长凳。摇橹的船夫,戴斗笠,着黄马夹,站在船尾。坐在船中,遥望对岸,不自觉地想把它和夜幕下的秦淮河与西子湖做番比较:秦淮河过于狭小,脂粉气太浓;西子湖不食人间烟火,令人有些疏离;什刹海兼具京城大气与江南秀气,真正懂得包容。
船头端坐怀抱琵琶的年轻女琴师,指间流淌出古雅的《春江花月夜》,你的思绪也会“滟滟随波千万里”。船头船尾悬挂的马灯,在清柔的夜色里,仿佛旖旎的渔火,逗人情思。一双青年男女在游船上品香茗,赏美景,不啻神仙眷侣。
什刹海泛舟,元代已有文字记载,许有壬《江城子·饮海子舟中,班彦功招饮斜街以此答之》曾提过。从明代到清代,什刹海泛舟观荷日趋盛行,蔚然成风,很多文人雅士对此格外钟情。
喜欢梦的人,追逐梦的人,一定要来什刹海“放河灯”。所谓“放河灯”,是将一种特制的蜡烛点燃,置于纸制的小船中间,许下心愿,然后把它放于水面,任其向远方漂荡。不过放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水面的微风会将烛火吹灭。有首诗中说:“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好在今夜的河灯没有那般繁多,你可以清楚的数出自己燃放的河灯,让它们包围着缓缓前行的小船。这烛光点点,如梦如幻,宛如荧光浮动,你便是童话中的王子或公主。
燃放河灯本是佛教中祭祀亡灵的一种活动,由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盂兰盆会演化而来。明代“岁中元夜,盂兰会,寺寺僧集,放灯莲花中,谓灯花,谓花灯。酒人水嬉,缚烟火,作凫、雁、龟、鱼,水火激射,至萎花焦叶。是凡梵吹鼓饶,与讌歌强管,沉沉昧旦”(《帝京景物略》)。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延续下来,诗人黄竹堂就曾在积水潭放过河灯,并吟哦“中元善果盂兰会,净业湖边放水灯”。民国时期,燃放河灯在什刹海依然盛兴,以后则鲜见。1988年8月26-28日在什刹海后海举办了一次大型的燃放河灯活动,在后海湖面设置了固定的莲花造型大河灯,并且每晚燃放小河灯上百盏,吸引很多游人。今天,再也不必局限中元之夜,你有权选择圆梦的时间。
古今什刹海,映照着百年寻梦人,它承载着无数虔诚的心,一起走向永久的辉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