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先进性的文化。这种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在它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只有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没有思想、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因此,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就成为现阶段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认识,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理论上论证了只有推翻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异化劳动”的现象,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然的主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被马克思称之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以及被恩格斯称之为“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基本的和解”,意味着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的实现。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因此,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包括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等,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道德支撑;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科学精神、倡导创新精神、弘扬奉献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应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它以为最大多数人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对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注,对自由、平等、正义以及幸福的追求,乃至对人类的终极关怀,都应该包含在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文精神之中。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价值服务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在全社会宣传和培育人文精神,使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成为全社会的风尚,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团结稳定,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此,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重视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要重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要重视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谐文化的优秀传统。
具体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规范。一方面,必须承认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具有阶级属性;但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道德中,也有许多超越时代和阶级属性而体现人类向往真善美的道德要求和处世准则。比如,“仁义礼智信”中就包含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因素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批判地加以继承,吸纳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性地把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优秀成分与新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的传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证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应当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视教育的传统,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系统总结和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爱无差等”、“非攻”和“兼爱”等思想富含哲理,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立足时代、立足实践,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
重视发掘和提升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团结全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民族民俗文化中有许多维系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因素,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民间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奋斗、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怀;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思想理念以及很多乡规民约、民俗民风,蕴含着促进社会和谐的深刻哲理。我们应当充分发掘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把民族民俗文化提升到更高层次,形成雅俗共赏的中华民族和谐文化。
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先进性的文化。这种先进性不仅表现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在它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积极地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西方文化关于和谐的思想也包含了许多合理的成分。如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把“和谐”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句名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提出了“理想国”的构想;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层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等等。德国近代哲学家黑格尔用矛盾、差异、对立、同一等范畴深化了对和谐的认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主张,是西方和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这些思想,对于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发掘。同时,我们还应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学习借鉴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黄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