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俗旅游类新农村]
主要利用乡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及其环境、乡村生活方式,以及村落所依托的、乡村社会背景之下的各种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产业。
[车耳营村概况]
位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南线,是离北京市区最近的民俗旅游接待村。从1999年开始,车耳营村开始发展民俗旅游,加大整治村内旅游接待环境的力度,铺路,绿化,美化采摘园,修建停车场,安置体育运动器材、整修文物古迹等。2000年车耳营村进入“首都文明村”行列。2003年9月,车耳营村被评为北京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 村口老道上的迎客松及关帝庙同样是车耳营的看点。(来源:京华时报 张斌 摄)
千年石佛丢了,车耳营村出了名。
背靠凤凰岭的村庄意外获得的名声,让村民们最初感到无比懊恼,但名声就是名声,不需花一分钱做广告,好奇的人们被千年古佛的故事吸引,纷纷寻访古佛的遗址。海淀区车耳营村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别人苦求不到的“注意力”,尝到了被关注的甜头。在古佛被盗案告破后,村民热切地盼望古佛重归故里,并开始动手改造乡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发展文化民俗旅游村的思路也渐渐清晰。
丢佛意外获得名声
1998年3月25日夜里,车耳营村石佛寺内已经安坐1500多年的北魏古佛被人偷走了。
说起家门口的石佛丢失事件,村民张宝英至今心疼不已。张宝英家正对石佛遗址的南门,据说其婆家四代一直负责看守大佛。张宝英至今还有一张10年前她在大佛前的照片——照片中大佛双耳垂肩、雍容华贵,从脚底到头顶高2.2米,宽1.65米,32尊小佛围坐在佛头周围,形成“佛光”。张宝英说,佛像额头上原有一个鹅蛋大小的夜明珠,据说是日本侵华时丢失了。村里传说,这尊大佛原本是运到妙峰山安放,但因为太重最终无法抵达目的地,才留在了车耳营村。
村委会主任李井和介绍说,自古以来,村民们一直在默默守护着这尊大佛。1926年,当时的政府部门为佛建了塔。建国以后,除了文物部门知晓大佛的价值,村里人都把它当成“秘密”,从不对外宣扬。1997年,凤凰岭景区开始开发,石佛的知名度开始慢慢扩大,这个只有86户人家的小山村,开始有了游客。当时,村子还实行吃“大锅饭”,不知道什么叫旅游业。村民们说,那时候游客想吃苹果什么的,都是免费奉送。
石佛被盗后的第二天,北京各大媒体刊登了这一消息,公安部门、文物部门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接踵而来,国内外的游客络绎而至。“车耳营村一下子出名了!”李井和无奈地说。
发展受阻企盼佛归
千年石佛被盗,让更多人关注到车耳营村,也让眼界开放的村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发展出路。
当时的车耳营村,经济上主要依靠集体果园,村民们靠在果园内劳作挣“工分”分红,果园种植也受制于集体经济,产值并不高。1998年秋天,村委主任李井和带着村干部、党员到密云、怀柔的旅游村参观学习。通过比较,村委会认为,车耳营村是凤凰岭景区内唯一一个村落,除了有北魏石佛这样的文物古迹外,村里大面积的果园可以开发得更好,与北京其他地方的旅游村相比,车耳营村更具有发展旅游的优势。随后,村里立即召开了村民大会,开始划地承包,解决集体经济转轨问题。两年内,1000亩果园全部承包了下去。
现在车耳营村1000亩可耕土地仍以种植果树为主,其中250亩是大樱桃,250亩杏树、150亩板栗、100亩冬枣、100亩苹果。另外,还有甜油桃、黑李等等,每年产水果近40万斤。家家户户都靠卖水果致富赚了点钱。
果园模式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问题——如果水果销路不好,即便是枝头挂满果,农民心里也犯愁。吸引更多的人来采摘,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一直是村里人的希望。
几乎与启动果园承包同时,1998年9月,石佛盗窃案告破。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经济发展上,全村人都希望,将佛请回来。现存于首都博物馆内的北魏石佛。(来源:京华时报 张斌 摄)
接佛之路开启建设
1998年9月,公安部门将盗佛罪犯抓获。同年10月10日,将石佛运至北京五塔寺中,后辗转送往首都博物馆。
听说石佛不再放回车耳营村了,村民们急了。同年11月,全村300多人联名写信给区政府,希望石佛能回归故里,但由于各方专家质疑车耳营村的安保、交通、旅游接待等能力,申请报告一直没有回音。当时,村里的旅游接待能力确实比较差,没有宾馆、饭店,甚至游客想买矿泉水都没有。
村支部书记樊俊华说:“在打报告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光靠嘴巴要佛不行,还应该多动手做点事,好让村里在硬件建设上有能力恢复石佛遗址。所以在做村镇建设规划时,我们心里就想着石佛已经回来了,村子该如何建设,遗址该如何规划保护。”
其实,当时即使把佛还给车耳营村,运输上也存在着大问题——一直以来,村里只有老北道这一条上山路,而且是土路,大型车辆很难上来。据说,1998年石佛被盗时,由于山路崎岖上不来大车,盗佛者将石佛摔成5段,分开装上小车偷运走的。现在村民们想起石佛被摔碎了,仍然痛心不已。
1999年至2000年,车耳营村投资45万元,铺设全村大街小巷水泥路面5100米,调整了村内5条街道;2001年,投资2万元村西路面扩宽,保证了车辆畅通;2002年,引资20余万元拓宽村北旅游防火公路,并投资4万元左右,为全村主路辅路都安上了路灯。2004年,投资35万元柏油硬化了从华联至村北旅游路。
旅游产业逐渐成熟
在盼佛重归故里的过程中,车耳营村一点点发生改变。虽然村民们相信,石佛回来,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支部书记樊俊华清楚,“石佛回不来或者短期回来有困难,车耳营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刻不容缓,必须重新找出路。”
2002年,车耳营村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利用本村位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南线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由村干部、党员带头弄起了“农家乐”民俗接待,后来村里还出台发展农家乐的优惠政策,即如果村民们把农家小院进行整理,开办民俗旅游,村里就给2000元作为奖励。
农家乐由最初的7户发展到现在的36户,收入高者每年可达18万多。2003年车耳营村成为海淀区唯一的市级民俗旅游村,可一次性接待游客500人,年创收入60余万元。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车耳营民俗旅游接待村共接待游客5443人,综合收入21.76万元,30多旅游接待户平均日进千元,7天户均收入近万元。
住在石佛遗址旁边的李桂芳家,是车耳营最早一批民俗旅游接待户,家里除了漂亮的小四合院外,还专门有农家乐餐厅,女主人的“贴饼子”技术成为车耳营一绝,回头客络绎不绝。李桂芳说:“去年,光国庆节期间民俗接待收入就上万元,今年五一黄金周收入大概6000元上下,这还不加清明节、元旦、双休日的收入。”
为了吸引游客,车耳营村还将所有的民俗节日都利用起来,从春节时的农家放鞭炮、过大年开始,到三月底四月初杏花时节,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赏千亩杏花;四月中下旬,油桃、山野菜成熟了,村里就举办采摘节;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大红樱桃、玉八达杏都挂满枝头,樱桃节的宣传海报被村民们一直贴到山下。七月葡萄、桃都到了成熟季节;八月九月,苹果、大李子都下来了;十月份,红富士、冬枣、板栗也同样吸引游人。
盼佛盼出整体风格
时间进入2006年,千年古佛已经不在了8年,报告一份份打上去,但古佛回归的希望始终渺茫。近几年来,北京市郊区旅游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家乐也好,采摘也罢,各地都差不多。村里的负责人很清楚,目前车耳营的发展只能依托凤凰岭景区,只有凤凰岭景区游客多了,车耳营这边农家乐的生意才会兴旺,这让车耳营村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
“车耳营想发展必须要闯出自己的特点。”李井和说道,车耳营村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除了石佛遗址外,排在第二位的要属村口的关帝庙和它门前的1600多岁的迎客松了。这棵古树形态优雅,从不同角度欣赏能看到龙、凤、鹿等吉祥物造型,被称为“福寿禄迎客松”,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棵古树根系庞大,其树根从地下横穿马路,穿过蓄水池,直接延伸到数百米以外的山涧中,也算是世间少有。2003年,车耳营村引资100万元恢复老古香道两边的关帝塑像、给迎客松增加了防护栏、修复吕祖洞等历史景点。这些与千年古佛相同内涵的人文景点,一点点给车耳营村的农家乐旅游加分。
在成为新农村的试点后,上级部门请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为车耳营村量身定做了《海淀区车耳营村村庄规划》,该规划为车耳营民俗旅游产业发展出了许多良策,包括发展自助果园、休闲农园、野生果园等6类特色农园和自助式、旅馆式、公寓式、餐饮式4种特色农家乐等。最近,车耳营村还和北京一房地产公司签署了恢复石佛遗址协议书,准备按照规划重新把石佛、石塔景观恢复。同时将石塔后面的十八罗汉殿进行修缮,新建石佛展览馆等。
村支部书记樊俊华将《海淀区车耳营村村庄规划》中的图示压在办公桌玻璃下面,“我们恨不得马上就能开始实施这个规划,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年,让车耳营村早日创出自己的旅游品牌。”(王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