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百姓把我选上这个岗位,可不能当‘泥菩萨’摆样子!”
——申家兴
小区门口,残疾人董洁的水果摊前,主人不在,却有邻居帮忙看守;小区里面,“共产党员花坛”内,花繁叶茂,居民坐在花坛边悠闲聊天;公告栏上,提醒邻里注意国庆期间环境卫生的内容,详尽温馨;小区路边,新修补的水泥地面,预示着小区的环境正越来越好……
申家兴领着记者边走边看边说,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
这位77岁的矍铄老人,是辽宁丹东市标牌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两委会主任。他是小区变化的参与者,也是小区变化的见证人。
1993年,离休后的申家兴搬进标牌小区。“室内美如画,室外脏乱差;楼下挨楼下,不知谁姓啥;天天都见面,就是不说话。”申家兴总结的顺口溜,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社区的状况。小区的事情没人管,房子漏,暖气冷,垃圾多,天长日久,一些人忙于上访告状,一些人忙于私搭乱建。有人说,标牌小区的“标牌”就是“三常”——“居民常上访、报纸常点名、荧屏常曝光”。
一开始,不满意这种状况的申家兴,只能以“热心老人”的面目出现,帮新搬家的邻居张家抬一抬,李家拿一拿。后来,小区选楼长,这位热心老头就被邻居们选上了。可这楼长不好当。白天要宣传小区的事,居民都上班,找不到人。晚间要服务,不管怎么说人家就是不开门!他只能采取送名片、经常和居民唠嗑等办法,慢慢让居民熟悉自己。
让申家兴高兴的是,随着社区建设日益受重视,标牌小区的管理也走上了正轨。2001年6月,标牌小区成立党支部和两委会(小区居民管理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申家兴被居民全票选为小区党支部书记和管委会主任。有了组织做后盾,他的劲头更足了。
“老百姓把我们选上这个岗位,可不能当‘泥菩萨’摆样子!”申家兴提议3名支委划片包楼,入户调查,最后梳理出从1993年到2001年沉积了9年的老大难问题,归纳成居民“房子漏雨修理难、暖气不热过冬难”等“十难”。
这“十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解决起来有的要找相关部门,有的要投入几十万资金。申家兴的秘诀只有一个字:“跑”。
小区内有4栋居民楼顶层居民家家漏雨。一位居民对申家兴说,她家已养成了天天听天气预报的“好习惯”,一听有雨,老两口和女儿忙把床挪开,同时在屋里摆上十多个接雨盆,准确无误。听了这话,申家兴觉得就像自己泡在水里一样。他跑开发商、找物业,要求立项维修,一次不行就十次,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去物业4次,一年去物业近百次。终于,凡是漏雨的居民楼顶层都烫上了沥青,26家的接雨盆全都光荣地“下岗”了。
靠着这份韧劲儿,停车难、行路难等难题,一个一个消失了,居民脸上露出了笑颜。申家兴却有了新目标:“生活不能老在温饱上打转转!邻居们盼着有一个花香草绿的环境,有一个娱乐健身的场所,这要求不过分!”他又开始了“跑”。一次,为给小区建一个花坛,申家兴去物业的路上,突然碰上暴雨,从头到脚湿透了。物业经理看到这个不拿工资的“官”为居民办事这么用心,二话没说,决定为小区建一个150平方米的花坛。花坛建成后,党员和居民齐动手,种花的种花,浇水的浇水,花坛里绿树成荫,百花吐艳,大家别提多高兴了!物业又根据居民要求,修建了一个25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申家兴瞅准市房产局局长来小区检查旧小区改造的机会,“当面提要求”。没想到局长一口应承下来,一周后健身器材就与居民们“见面”了!
“因为市里提出要构建和谐丹东,我们赶上了好机遇!”去年4月,申家兴听说市房产局要改造一批旧小区,就三跑房产局,标牌小区获准被列入第一批改造小区……小区的环境更美了,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小区的“标牌”也换了——成为丹东市“安全文明模范小区”。申家兴也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