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中央视野
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专题研究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因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海内外人士注意到,“和谐”理念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诸多探索性实践渐次展开,中国经济社会正发生着一系列变化。
全新经济告别“GDP崇拜”“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
现实的变化成为最好的诠释。在各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和人民笑颜”的全新经济实践不断深入。
和这种转换相呼应,另一种变化也悄然而生:在新一轮增长周期内,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质量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部分省份超过45%。这标志着,尽管仍存在相当距离,但我国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重大变化。
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中央视野
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步。
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强调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2005年度12家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中央企业,其员工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至4倍。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使社会各阶层利益失衡,成为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一个因素。
不仅仅是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即将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可以预见,构建和谐社会将得到更加系统的阐释,更多实质性的举措将会陆续出台。
就业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范围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就业意味着有尊严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对社会来说,这是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容。”北京市民冯成武说。
尽管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但我国近年来在扶持就业上的力度空前加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在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60%以上。
在表面数字的背后,是就业指标被纳入各地干部考核范围、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扩大培训、运用财政资金购买公益岗位……一个更加宽松、积极的就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据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将更加注重社会公正
据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记者任芳)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5年2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几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庆招待会上再次强调,中国要“坚持反腐倡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本质特点。胡锦涛总书记重提社会公正,并把它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预示着中国政府职能定位的回归。”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吴忠民说,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公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扮演着全能型的政府角色,开放以后试图扮演经济型的政府,以取代企业家和相关职业群体的位置。
胡锦涛的讲话在4个月后全文刊发。他在讲话中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要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进行劳动创造等。
随后,一系列以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目标的措施陆续出台。
将于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可以预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理念将得到更加系统的阐释,更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措施将会陆续出台。
警惕“特殊利益集团”衍生
治理商业贿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记者范迎春柴海亮郭奔胜)驻北京的一些观察家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鼓励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将采取措施抑制和防范由此衍生“特殊利益集团”,以免其损害公众利益和破坏社会和谐。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文瀚说,中共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治党和执政纲领之一,因而对侵害公共利益、损害社会和谐的“特殊利益集团”保持高度警惕。
严文瀚说:“我们党要通过制度建设,坚决防止‘特殊利益集团’的衍生。”
他说,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公平正义,执政党必须通过科学的体制和机制统筹社会各群体、各阶层、各集团的利益,从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深圳大学教授黄卫平说,“中共一再强调要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因此,她决不会允许狭隘的、排他性的‘特殊利益集团’衍生。”
最近几年,中国的电力、交通、电信、能源等垄断行业颇受公众的不满,因为它们长期盘踞公共资源高地并独占利润,把相当一部分应当归社会共享的成果变成部门利益,享受过高的收入和过高的福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学艺说:“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某些垄断行业最容易演变成‘特殊利益集团’,损害公共利益。”
他说:“在中国,一名高速公路的普通收费员月收入竟达8000元,这显然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