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节日,安静并忙碌着。申城众多科研“国宝”的字典里没有“长假”一词,只有一个个远近不一的目标。为了追赶、进而赶超科学研究的“世界飞人”,它们保持着超大“运动量”,每一周都是成色十足的“黄金周”。
鹦鹉螺里孕育“神光”
如果没有意外,再过5天,上海光源(SSRF)的储存环就将封闭最后一个出入口,之后货物和人员进出就有赖吊车和天桥了。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西南部,一座美丽的“鹦鹉螺”雏形可见,磁浮列车飞驰而过时,有几秒钟乘客可凭窗一窥“螺心”的壮观。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基建工作,今年底将完成。
直线加速器和增强器都已完成,3台加速器中最小的1台今年底开始安装。2008年底,上海光源将首次“出光”,2009年4月全面建成。届时,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将在一个硕大真空的电子储存圆环中加速、拐弯、运行,迸发出比普通X射线能量高万余倍的各类强大光束,“照亮”信息、医药、材料、环境、生命科学、微电子机械等领域的研发前景。预计到2010年,每天将有上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时使用这些同步辐射光源,从事前沿学科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上海光源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始终牵引着国内外科学家的目光。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可容纳68条光束线,首批将启建7条,初定由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等7类光束率先“上线”,“洞察”蛋白质结构等科学“机密”。
超级“头脑”优化效率
刚完成3次效率“提速”,家住张江的“超算小子”——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2128颗CPU的“上座率”在这个黄金周已超过80%,每天在做的“数学作业”足有上千份。
“去年此时的上机率也有80%,可两个相同数字却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工作效率。”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拥有的2000多颗“奔腾心”每4个一组。以往科研院所、各个企业提交的计算作业无论大小,都是“先到先得”——即使只需要一个CPU的运算量,也要占掉一张“四人桌”。
为了让超级计算机“全心付出”,超算中心今年初决定启用自加拿大引进的lsf软件,优化软件调度。调整后,“超算小子”学会了分清“团队”和“散客”,预留出369张“四人桌”专门接待天文计算等大作业,另有100个“四人桌”留给“小作业”和工程计算,其他的CPU则让“散客”自由“拼桌”。
实验室里“翻江倒海”
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你就能在瞬间见识狂风大作、波涛翻滚的景象。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中国也确定了要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堪称中国海洋工程界的“国家队”。
实验室现有5员“大将”:海洋工程水池、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结构动力加载系统和水下工程水池。东海大桥桥梁承台水动力性能模型试验、深水钻井装置的水池模型实验及数值模拟等多项重大实验,就在这里进行;这里还“出产”过3500米深海取样型无人操控潜水器,6000米深海拖曳式观察系统,海底管道爬行器等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项目。明年,海洋工程实验室还将“添丁”——一个深水试验池,建设者们国庆也不停歇,2007年建成后,水池将具备模拟4000米水深和各种复杂海洋环境的能力,可与国际上最先进的荷兰MARIN水池媲美。
本报记者 董纯蕾 钱滢瓅 马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