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华与中日关系转圜(望海楼)
■ 刘江永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刚一上任便出访中国和韩国,体现出安倍内阁急于修复日本同中、韩关系的强烈愿望。中国政府发展同日本长期友好合作的方针是一贯的,对安倍内阁改善日中关系的积极姿态自然会予以响应,体现出与日方一道努力实现中日关系转圜的诚意。
安倍首相访华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首先,它是21世纪初中日关系谋求转圜的重要标志。由于小泉前首相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导致近年来日本领导人一直没能正式访华。中日政治关系冷淡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两国民间友好感情和经贸关系的发展。早日排除两国改善关系的政治障碍,恢复中日高层交往,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两国人民的愿望。其次,它将为改善中日关系提供重要契机。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发表10周年。如果中日双方能以安倍首相访华为开端恢复高层互访,不仅将有利于扭转近年来中日关系的下滑趋势,而且将推动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第三,它对推进东亚地区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大国,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政治方面对本地区都具有重要影响。和谐亚洲的建立离不开中日之间的良好关系。目前,东亚局势总体稳定,但朝核六方会谈搁浅,局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包括亚洲各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希望日本新首相上任后能够修复同中国的关系。这也是安倍首相首选访问中国的重要背景。
安倍当选日本首相后急于出访中韩两国,有其国内外政策的通盘考虑。安倍的主要政治目标是重新制定日本宪法,而修宪需要参众两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的支持。为达此目标,日本执政党就须在明年7月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安倍的主要外交目标是“入常”,但离开中、韩等亚洲邻国的支持也将美梦难圆。在此情况下,恢复同中韩两国领导人的交往,既可体现外交政绩又可减少在野党压力,对安倍来说可谓“一石两鸟”之策。因此,安倍首相只能避免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重蹈小泉覆辙,并在历史问题上重申坚持村山富市讲话的精神。
由于安倍晋三当选自民党总裁之前曾发表许多不利于中日友好的言论,并曾前往参拜靖国神社,因此中方有理由就相关问题继续坚持原则立场,与安倍首相进行坦率而深入的沟通,并继续关注安倍首相访华后的实际行动。作为前首相岸信介的外孙,安倍首相今后的走向,势必受到日本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安倍首相的父亲——日本前外相安倍晋太郎生前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如今,安倍晋三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山口县出现的第一位日本首相,只要能够明确自己的历史定位,严格遵守中日之间三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和原则,便有可能在改善和加强中日关系方面作出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