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雪林)带着用一年心血做成的赛车,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大四学生刘伟国庆节前夕启程前往日本,参加EP节能赛车比赛。这辆绿色的赛车长3米,宽0.5米,高0.5米,重达60公斤,是刘伟和同学在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完成的。
在沪上高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大学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帮助学生获得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积累,并在实践锻炼中,点燃学生创造的激情。为此,各个高校都倾力汇集全校资源,积极寻求校外资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广阔平台。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济大学投资建设了10多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提倡学生们跨学科开展项目研究。课题由学生自己提出,通过学生研究小组确定,指导教师由研究小组聘请。如今,基地已经成为集创新项目、技能培训、兴趣小组等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大量的创新课题从这里涌现出来。
今年起,复旦大学发育生物研究所招收校内外本科生进入顶尖实验室参与科研,与一流学者亲密接触,导师提供好的科研项目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华东理工大学推出18个教学与科研互动基地,陆续调配出10余套中高档科研仪器和设备,全天候向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项目方案,经指导教师认可,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在比邻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的闵行紫竹园区,英特尔、微软等著名跨国企业的研发中心纷纷入驻,两所高校与这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越来越多的学子在课外时间到这些研发中心实习、培训。
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也根据自身特点打造新的教学平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企业联手成立了科研流动站,高职学生直接参与一线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学生的智慧和技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激发,毕业后进入企业,大都能直接承担一线任务。上海电机学院探索技术本科培养模式,贴近行业发展培养人才,推出了“课题计划”,吸收本科生参加科研。
去年年底,上海宝钢、上海电气、上汽集团等5家单位被批准为上海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等11所高校与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今年以来,这些高校和这5家基地签订合作培养计划,并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高校在基地高级技术人员中遴选出导师,课程教学和学位授予在高校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则可在基地完成,形成高校、企业、学生多赢的局面。
“我们比以前的学生更幸运,因为创新基地给我们提供了拓展书本知识的舞台。”作为中国唯一代表队的成员,刘伟对这次比赛很有信心,“我们用一年时间对发动机、车身、驾驶策略等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相信这辆赛车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能耗最小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