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西频道10月4日电 (记者何丰伦 戴劲松)暑期休假临近结束,到底有多少人能够享受休假乐趣,使休假成为“休养生息”的组成部分,记者近日进行的调查表明,超过90%的国人将“休假”等同于“放假”。不少专家指出,相对滞后的休假观念和休假制度,直接制约我国上千亿“休假市场”的潜能释放。
九成人“休假”成“放假” 6成企业难享“休假红利”
记者在广西南宁、桂林;湖北武汉、黄石,江苏南京、苏州等地,通过QQ、MSN、区域网络聊天室和街头问卷等形式调查表明,超过90%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员工,只能简单地享受3-5天的“放假”时间,真正能享受长达1-2周左右“休假”的少得可怜。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愿意让员工休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觉得休假“打破了工作节奏”、“休假之后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68%的企业认为,给员工放假阻碍了正常的排班运行,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
但更多专业人士指出,把“放假”等同于“休假”,把简单劳动密集型工作等同于创造性劳动,这样的企业肯定无法享受员工休假带来的“效率红利”。
为阿迪达斯提供员工效率咨询的普斯特高层信息主管刘旭东认为,世界500强企业员工休假与提升效率之间的评估是1:2.5-5.5,即休假之后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幅度为没有休假前的2.5-5.5倍。职位越高、承担责任越大的员工休假后效率提升越明显。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奔驰等国际500强企业的成功营销策划、技术突破,不少都是中高层人士在休假之后实现的。
刘旭东说:“很明显,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众多民营企业甚至大型企业迄今为止尚未意识到休假潜在的巨大效益。”
千亿市场撬动乏力
留学德国的旅游策划专业人士陈安宁认为,无法全身心投入不仅严重影响了休假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无法启动潜在的与休假相关的消费市场。
2006年“五一”黄金周全国接待了1.46亿人次旅游者,实现旅游收入585亿元,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01元。而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7686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286亿元、外汇收入293亿美元。
陈安宁作了这样的估算,“黄金周’可以视为集中消费阶段,剔除消费的集中性因素,按照国际旅游组织对集中旅游与分散旅游的人数和消费能力2:1的预计,以在分散休假中人均消费200元计算,2005年就应该有6.06亿人次属于分散旅游人群,这部分人群直接产生的消费超过1200亿元。如果按照世界旅游组织公认的旅游业拉动相关产业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带来的财富增值超过5160亿元。
陈安宁强调:这仅仅是旅游方面的拉动效应,从国外休假习惯上看,有20%以上的休假者选择保健、健身、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调节身心,这部分的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
“休养生息”亟待突破“三重障碍”
“制度障碍、管理障碍、心理障碍,这是造成休假无法真正成为个体生命‘休养生息’、企事业单位无法规律性提升效率的主要障碍。”心理学博士蓝常峻告诉记者。
制度障碍的集中表现就是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出台强制带薪休假、强制轮流休假的具体措施。北京工作的公务员姚甘宁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除国家法定节假日,迄今为止无法单独请假。“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时间都被回家探亲、朋友来访占据了,真正属于自己调节身心的时间少得可怜。
姚甘宁说:“想请假又怕领导‘卡’,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耽搁下来的事情还是要等自己回来处理,现在就是出差都害怕自己负责的岗位有什么突发事件。还是不要有什么休假的念头为好。”
管理障碍突出表现在单位管理上的“休假真空”。一旦休假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大量工作就在这一环节近乎停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对休假的岗位依赖呈递减趋势。大部分外资、港资企业有比较完善的“休假增补”制度,不会因为人员休假离去而引发“瓶颈”障碍。而90%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尚未形成完善的休假管理制度,由于休假引发的大量文件、紧急事件无法处理的情况比比皆是。
手机不敢关机、电邮不忘查看、办公网页不忘打开。这是95%的受调查者休假的普遍做法。心理学专家梁秀清认为,这种状态属于典型的“心理障碍”。由于大量日常办公事务通过委托他人的方式办理,既无法全心休假,也无法全心工作,导致休假反而“劳心竭力”,得不偿失。
武汉大学教授陈望衡认为,重工作不重休息,重加班不重补偿,重金钱收入不中精神愉悦,这是快速发展的中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要真正实现从劳动力到全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从国家到部门、单位、企业和个人,高度重视、尊重“休假权利”,“给劳动力更多的空间才能实现更大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