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0月6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6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当晚,不少城乡居民“举杯邀明月”。但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指出,不少人在中秋赏月时普遍存在四个误区:
误区一:“月到中秋分外明”。 秋季天气晴朗,月亮显得明亮,但决定月亮亮度,除天气原因外,还有“地平高度”。每年“冬至”前后,子夜时分的圆月地平高度最大。因此“冬至月”要比“中秋月”明亮许多。
误区二:“八月十五月最圆”。月亮运行到距离太阳180度时才最圆,但这个时机不一定赶在每个农历月的“十五”,有时赶在“十四”、“十六”、甚至“十七”。今年月亮最圆的时刻在10月7日,正逢“十六”。
误区三:“八月十五月最大”。月亮每27.3天绕地球一周,其运行轨道为椭圆形,因此,每过27.3天月亮就有一次距地球最近和最远的机会。如果月亮在最圆的时刻也正处在最近的时刻,就“最大最圆”。今年最大最圆月出现在9月8日,但正逢月食,看不到。所以,今年“最大最圆”就给了10月7日的月亮。但并不是每年都如此。
误区四:“中秋观月好时机”。观测月亮,中秋不是最佳时机。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上的山脉、平原、大峡谷最好选在农历初八至十二的夜晚。月圆时,阳光从正面照射,除少数大陨石坑和平原外,其它地形反而看不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