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大自然惠赐给汉中的本色。
跨入21世纪,绿色却成为汉中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
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特色产业→绿色产业。
这个简单的箭头链,清楚地显示了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尤其是“十五”至今,汉中市掀起的以“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绿色产业”为主题的“绿色革命”浪潮的进程。 这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终极目标的“绿色革命”,直接催生汉中市从茶、猪、药、果、米、油等长期“有产品无产业”的尴尬境况走出,并由小长大,由弱变强,成为全市农村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向未来,汉中作为一个农业人口达80%、农业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1/5的农业大市,这场“绿色革命”显得愈发重要。
汉中市委书记田杰说,“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目前已经成为全市对内统一全市人民意志的旗帜,对外推介宣传汉中的名片。“十一五”开局,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作出了“陕南突破发展”战略,尤其寄予汉中“在陕南突破发展中率先实现突破”的殷切期望。全市更要紧紧抓住绿色资源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用新的思维和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务求在培育主导产业和发展支柱产业上有新的突破。
绿色产业——科学决策
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
汉中北屏秦岭,南坦巴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保护型盆地,生物、水、土地、气候资源优越,自古就有“天汉”和“西北小江南”之称。尤其是“十五”以来,汉中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发源地,被国家列为“南水北调”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域后,21世纪,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摆在汉中市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新形势,汉中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一刻也没有停止探索和思考,他们把汉中放在全省、全国的棋盘中,寻求发展的突破口,在深入分析市情,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响亮地提出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这一符合市情、贴近时代的发展战略,并作为全市人民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写进了汉中市第二次党代会的报告。随后,市党政迅速出台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汉中发展绿色产业纲要》和扶持发展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以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指导,以绿色生态地区为基础,以绿色走廊建设为保障,以园林城市建设为亮点,以绿色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建设绿色产业基地,打造绿色汉中品牌,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鲜明的城市形象和产业特色,强市富民,实现汉中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思路。
在工作推进上,该市选择以“生猪、中药、茶叶、蔬菜”四大主导产业为切入点,实施重点突破。仅市级财政预算内每年安排用于扶持主导产业发展资金550万元,并引导县乡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招商引资,全市绿色产业步入快车道。“十五”末,全市基本形成“平川粮油花卉菜,丘陵绿果菜菌药,山区干果防护林”绿色产业区域化发展格局。四大主导产业占全市农业产值46.5%。
今年初,市党政明确“四带一基地”(建设百万亩优质高产粮油、60万亩茶叶、70万亩蔬菜、60万亩北部丘陵浅山区果业四大优势产业带和陕南生猪产业基地)规划,在规模扩张上实现新突破,形成有地方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
绿色再造——基地上规模
在西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西乡骆家坝乡海拔800米高的茶山上,一杆杆银亮的水枪正在茶山喷珠吐玉。到该县采访的第一个对象——陕南绿茶有限公司发展茶业的超前思维和大胆创新的气魄就让我们惊叹:进军茶业仅两年,投巨资在全市率先配套喷灌设备、成功研制“陕南龙井茶、陕南乌龙茶”,改写了汉中无乌龙茶的历史,变过去单一的春季茶为四季产茶。县茶业局的专家认为,推行喷灌技术改造茶园和开发四季茶,为西乡茶业增产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西乡的见闻让我们不由不对汉中茶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新发展茶园3万亩,新增投产园4万亩,茶园总面积达53万亩,春茶产量达560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7%。
在汉中市最为传统而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当属生猪产业。这与龙头企业的带动不无关系。去年该市生猪存栏、出栏、猪肉总产量、人均猪肉占有量四大指标均居全省之首。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317.5万头,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大户达3312户。
在生产规模和加工能力位居全省之首的肉类加工企业——西乡长林有限公司采访得知,该公司今年前8个月,仅向俄罗斯、香港等地出口肉食就达2000吨。目前已申请通过省发改委立项,正在举资千万元新建生猪良种繁育场。洋县城西五里垣新建成一座占地70亩,西北规模最大的年出栏万头种仔猪的良种繁育场。
绿色转型——唱响生态歌
朱鹮黑米、朱鹮梨果……有“东方宝石”美誉的朱鹮家乡——洋县,当地人不仅真爱朱鹮,而且把由此引发的生态保护理念运用到绿色产业发展中。据该县农业局同志介绍,全县已围绕朱鹮牌申报注册7大类95组120种农产品及制成品的商标,并建成绿色农产品标准生产基地22万亩,使洋县成为闻名的陕南米、梨、菜的主产区和中心供应市场之一。当前,该县正抢抓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专程对洋县绿色基地全面检测认证的难得机遇,筹划建设全国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在距汉中市区中心6公里处的汉台区胡家坝村千亩无公害莲藕基地,投资者津坤工贸公司总经理李斌自豪地说:我们1200亩莲藕全部销往日本。据了解,汉台区已成为全国农业生态示范区,建成13个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0万亩。以沿汉江平川六县为主,汉中市发展蔬菜基地面积达64万亩,总产102吨,年产值逾14亿元。
到勉县采访时,陕西建兴农业科技公司投产的西北生产规模最大的日产200吨大米、日处理300吨油菜籽的双低脱皮冷榨现代化生产线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两条生产线从原料、加工、质量监测到包装,全部电脑自动化控制,全封闭生产。与建兴油脂加工能力相当的,勉县还有一家春光油脂厂,该县由此一跃成为西北最大的绿色粮油加工基地。
秋风送爽,沿秦岭南坡绵延10公里的13万亩柑桔带,将西北最大的柑桔基地城固县装扮得格外美丽。据了解,该县下大力气推进品种改良和绿色基地建设,目前优质品种95%以上,有5万亩柑桔基地通过国家绿色果品基地认证,今年产量可达15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据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程文国介绍,城固柑桔主销市场是“三北”,即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打响汉中绿色品牌,实现优质优价,今年县党政决定将两年一度的城固柑桔节10月15到17日北移到哈尔滨举办。
留坝西洋参、略阳杜仲和天麻、佛坪山茱萸……近年来汉中市中药材声名鹊起。汉中市中药办的同志介绍说,该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麻、杜仲、猪苓生产基地,山茱萸、元胡、附子占全国一半,西洋参是全国三大基地之一。全市中药材留存面积近150万亩,中药产业基地规模已跃居全省之首。当前正由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农业主导型,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产加销工业主导型转化。去年以来,该市山茱萸、天麻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验收;汉王、天洋、白云、振华等7家制药企业,共投资2.5亿元新建技改7个剂型36条生产线,通过国家GMP认证验收。今年产值平均增幅超过20%以上。
汉中市市长赵乐秦认为,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是今后汉中发展绿色产业的目标和方向。全市要在规范基地建设,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同时,重点加强绿色产品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打响汉中绿色品牌。
绿色产业,正在一步步托起一个新的汉中!
(本报通讯员 蔚文波 本报记者 杨建平 刘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