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姐俩唠起过去的事感慨万千左:鹿明月右:朱锦翔
55年前,22岁的英烈鹿鸣坤牺牲朝鲜战场;55年后,英烈未婚妻朱锦翔大娘千里迢迢来东北,祭奠未婚夫、寻找英烈姐姐(见本报9月30日7版《73岁朱大娘来沈祭奠未婚夫烈士》)。9月30日,记者与另外两名摄影记者一道,驾车往返2500余公里,陪同朱锦翔大娘前往黑龙江省鸡西市农村寻亲,历经周折,终使她与英烈姐姐团聚。10月7日,朱大娘从鸡西市英烈姐姐家中打来电话说:感谢记者帮助她了却今生夙愿。
革命战友未婚夫妻
9月30日午后,记者驾车向黑龙江方向进发路上,朱锦翔大娘向记者讲述了她与英烈鹿鸣坤的往事。
1929年11月,鹿鸣坤出生于山东省莱西市河头店镇大淳于村,1943年参军,抗美援朝时担任空军二师六团三大队副大队长。1951年12月,年仅22岁的鹿鸣坤在朝鲜前线牺牲。
朱锦翔出生于浙江台州,1949年加入华东空军文工团,后调到空军二师,与战友鹿鸣坤逐渐建立了友情。1951年,他们相继参加抗美援朝时,18岁的朱锦翔与22岁的鹿鸣坤,已经公开了合法未婚夫妻关系。不料,1951年底,鹿鸣坤与朱锦翔大娘竟成永诀。
朱大娘说:“1954年,我从部队转业后,考入北京大学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工作,先后当过记者、兰州大学新闻系主任、副教授,1989年退休后,又回到当兵时的上海定居。55年来,我辗转迁徙,与鹿鸣坤的往来书信一直珍藏至今。”
英烈故乡找到亲属
这次来沈阳之前,朱大娘曾到鹿鸣坤烈士家乡、山东省莱西市河头店镇大淳于村,寻找鹿鸣坤烈士的亲属。她终于找到鹿鸣坤烈士的外甥周京德、外甥女刘熙凤。朱大娘见到43岁的周京德,便忍不住老泪纵横,他与舅舅鹿鸣坤长得太像了。经过确认后,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叫朱大娘“舅妈”。
鹿鸣坤62岁的外甥女刘熙凤告诉朱大娘,她妈妈、鹿鸣坤的姐姐鹿明月仍健在,目前住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农村。看到外甥、外甥女生活都不富裕,一向节俭的朱大娘,送给他们每人500元钱。村镇有关人员介绍说,鹿鸣坤烈士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他们曾多次来到沈阳祭奠鹿鸣坤烈士。
亲人相见无语凝噎
10月1日晚6时,记者们与朱大娘抵达鸡西市后,四处打听鹿鸣坤烈士姐姐鹿明月的住处、鸡东县东海镇群英村四组。经过2个多小时的夜行,总算找到了鹿鸣坤烈士姐姐鹿明月大娘居住的村庄。朱大娘与鹿明月老人见面后,相视少顷,便各自泪流满面、无语凝咽。沉静一会儿后,鹿明月大娘激动地说:“虽然我们没见过面,可是大女儿刘熙凤从山东来电话了,你就是我们老鹿家没过门的儿媳妇啊!”朱锦翔大娘搂着鹿大娘的肩膀,抽泣着说:“你就是我的亲姐姐啊!多少年来,我惟一的愿望就是找到你们,这回总算找到啦!”说罢,老姐俩相拥垂泪。
鹿明月大娘今年85岁,老伴儿刘瑞耀84岁,他们共有4儿、3女7个孩子,除了62岁的大女儿刘熙凤结婚后留在山东老家外,其余6个儿女都跟他们一道,于1977年来到东北。
朱大娘给鹿大娘带去了月饼、水果等礼物,还送给老两口1000元钱。鹿大娘说:“我说老妹妹呀,跑了这么大老远的来看我,我就够感激了,还给我这么多钱。我有这个弟妹,该多有福气呀!只可惜我弟弟早就没了……”说着,老姐俩再次潸然泪下。
睹物思人怀念弟弟
坐在炕沿上,朱锦翔大娘拿出鹿鸣坤烈士遗照给鹿大娘看,问认识不?鹿大娘说:“我亲弟弟咋能不认识?”接着,鹿大娘回忆起鹿鸣坤烈士儿时的往事。
鹿大娘说,她父亲是木匠,开了个棺材铺养家糊口。她比鹿鸣坤大4岁,十分疼爱这个小弟弟,是她把弟弟带大的。鹿鸣坤小时候十分听话,谁见了都喜欢他。有一年清明前后,鹿鸣坤在门口玩耍时,被一只大狗把右脸咬了。她精心照料弟弟,按时上药,长大后脸上竟然没落疤。
1942年,日本鬼子在村里到处抢“花姑娘”,专抢未婚梳大辫的,弄得人心惶惶。一次日本鬼子进村抢女人,父亲急忙把她藏进棺材里,躲过一劫。无奈,她父母给她找了婆家,以躲避鬼子骚扰。她出嫁那天,鹿鸣坤哭着不让姐姐走,边哭边追花轿,追出老远。她出嫁第二年春天,鹿鸣坤就参军走了,那年他才13岁,是让他老师带走参军的。
因为鹿鸣坤参加了八路,1947年,国民党还乡团当着乡亲们面,将他的父亲活生生打死了。
亲人团聚足慰平生
聊着家常,朱大娘动情地说:“尽管我没过门儿,但从感情上,我就是鹿家的儿媳妇,你就是我的亲姐姐!我一定在这多住几天。今后,咱们亲戚要经常走动,千万别断了联系。这次我们姐俩能相见,全靠沈阳晚报的记者们热心帮助,咱们得好好谢谢他们啊!”此刻,朱锦翔大娘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神采。
10月7日下午,朱锦翔大娘从鸡西农村打来电话说,今年“十一”,是她一生中最为难忘的日子。因为,鹿大娘的儿子、女儿、孙子、外孙等亲属,每天都来看望她,让她体验到了亲情间的天伦之乐。如果鹿鸣坤烈士在天有灵,一定会宽慰九泉。朱大娘说,她已经了却了半个多世纪的夙愿,今生今世,她的心底再无憾事了。(感谢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大力协助采访)本报高级记者邱宏摄影王林、赵敬卫 | |
|